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黄巾之乱到三国结束小说 > 第80章 准备充足

第80章 准备充足(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定襄郡,首府主城。

这个边地城池,近来可谓是饱受战火摧残,受伤不已。

城池几度易手,先是匈奴人与城内官员明争暗斗,然后夏军过境接手城池。

并州易主,紧接着匈奴人又打来了,你争我夺 不知什么时候到头。

正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谁能忍受兵痞的三番五次袭扰。

夏军还好,至少他们打算在并州安家,没有像在洛阳时那么过分。

而匈奴人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他们要的是两脚羊,除了青壮与女人,其他人的下场惨不忍睹。

城中百姓不堪战火洗礼,大都拖家带口的躲避兵祸逃难去了。

一些人不愿放弃家业,固守城中,最终只能抓走当苦力,或者给匈奴人配种当生育的牲畜。

此时整个定襄郡,几乎都是匈奴人定居,其中有匈奴士兵以及家属。

他们是打算在定襄常驻,加上此地又是进攻并州的桥头堡,士兵们拖家带口也不稀奇。

城内原先有八万多匈奴士兵驻扎,后面又陆陆续续有十余万骑兵进驻,加上其中家属,至少有三十万匈奴人。

定襄郡,做为匈奴攻略并州的桥头堡,汇集了部族近三分之一的兵力,自然要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坐镇。

栾提呼厨权,匈奴右贤王,大单于胞弟,便是此时的定襄之主。

当左贤王刘豹带兵前往洛阳之后,数来数去,匈奴中也就只有单于胞弟,右贤王呼厨权合适。

寒风刺骨,月光朦胧,莹莹积雪反衬深夜幽幽!

夜色下,一队披着羊皮大袄头裹白毛毡帽,身裹白色战袍的士兵,在雪地中匍匐前进。

白色的皮毛绸料,与雪色融为一体,他们不紧不慢,向着城池缓缓靠近!

这一队士兵自然是夏军攻城先锋,李信的漳河铁骑,经过半夜疾行,终于赶在丑时之前抵达定襄,并且成功与太史慈狼骑会师合流。

黑夜中,定襄北方,六万六千名骑兵,人衔枚,马衔嚼,静立无声。

一杆杆枪矛,在朦胧的雪地中宛若一片松林,遥望模糊不清的雪地南侧。

那里一座城池轮廓屹然而立,定襄古城,曾经在夏军手中丢失的栖息地。

数千人长眠于此,至今尸骨畏寒,是他们耻辱的标记。

大军肃穆,铁甲冰寒,李信手扶剑鞘端坐马背,遥望古城,朦胧的月光倒映着冰冷如渊的眸子。

夏军准备充分,打算趁着敌军松懈,先派一队人马登城夺取城门控制权。

然后大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入城冲杀,不给匈奴人反应的时间,他要全歼城内所有敌军。

凭六万多人的骑兵,突袭匈奴十八万人驻守的定襄城,单纯从数字的对比上,其中差距无异于找死!

但战争打的,并非单纯的数字大小,有时候影响胜负的关键因素,可不止兵力多寡。

此番出击的,皆是夏军主力,更何况还有军中,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三万铁血狼骑。

此番六万人,突袭定襄古城,胜负犹未可知。

如今的狼骑队伍,虽然大战不断,陆续折损,但扩充的速度,同样不弱。

在战马、武备、兵员、老卒不缺的情况下,补充人数直线上升。

不止狼骑在膨胀,李信麾下各部人马,都在急速增强。

有了稳定的地盘,征召的兵员,充足的物资,夏军的实力,已经整体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内部凝聚,皆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地盘的好处,就是根基的妙用。

“呜呜!”北风簌簌,如鬼怪般哭嚎,城上匈奴士兵,一个个瑟缩在城垛内,躲避寒风侵袭,更有甚者直接靠着墙角睡了过去。

不得不佩服北地蛮族,这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都能安然入睡,中原士兵能者几何?

其能与中原王朝争锋千年,纠缠不休,难道有其过人之处?

至少,匈奴和鲜卑,这些曾经阔绰过的北地豪族,便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力…

城下,八百道白色人影,与雪地融为一体,他们悄然匍匐墙角处,城上匈奴士兵毫无所觉。

数月来的麻痹大意,加上夏军的龟、怂、忍已经磨灭了他们大半戒心,天寒地冻,警惕放松在所难免。

“嗖嗖!”一道道绳爪扔上城墙,而后先锋士兵手脚麻利,抓着绳子顺势登城!

“砰!”沉闷的声

目录
好莱坞大毒仙无限军火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