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市里,和和不只没有自怜,反而偷偷地开心许久。
但和和没有高兴太久,便得知了郑伯伯即将前往省城的消息。这意味着倩柔阿姨也要陪同他一起去,或许还有郑谐。
结果走的却只有倩柔阿姨一个人。因为郑谐说:“我也不愿意换学校,需要很长的调整期,影响我成绩。”
郑谐是多年第一名,大家自是尊重他的意愿。于是身体极不好的郑妈妈每个月都要在两个城市里往来两回,但更多的周末,则是郑谐与筱和和分坐在餐桌的两头,等着保姆上菜。等待的时候,郑谐百无聊赖地翻着财经报纸,而筱和和则津津有味地看着少女漫画。
郑谐常常毫无预兆地把报纸凌空扔过来:“换一下。”
和和不敢违逆,只得老老实实走到他跟前亲手送自己的可爱小画书,然后捏着他的报纸横看竖看,虽然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半天也读不懂一段话。
郑谐狐假虎威当家长的日子也没有过得太长久,随夫回乡的柳倩柔又回到了这个城市。她的理由是,在海滨城市住了这么多年后,她多病的身体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内陆城市的气候,所以还是在海洋气候中静养的好。
没多久郑谐就考上大学出去念书了,郑妈妈数次做和和妈的工作,称自己寂寞又无事可做,而她自己又太忙,没太多的时间照顾和和,不如就让和和留在这个城市陪伴她。
那几年是和和妈最忙碌不堪的时间,有关系重大的科研项目令她焦头烂额争分夺秒。而和和恰恰到了叛逆的青春期,她的确无心照料,欣然同意。
再后来,郑妈妈索性说服了和和妈,让和和不再住校,而是陪她一起住。
如此一来,在以后好几年的时间里,倩柔阿姨实打实地做了和和的妈妈,向别人介绍时说:“这是我女儿和和。”
和和有时候对着镜子瞅着自己,倒是看不出自己到底哪里会讨倩柔阿姨的喜欢,令她每每提及自己时便笑容温柔和煦。
她只从郑家保姆们嘁嘁喳喳的长舌中隐隐地知晓当年两家纠结的往事所以郑家要补偿,知晓了倩柔阿姨因为一心向佛善待天下生灵所以也包括了可怜的她,还隐隐知道郑伯伯心有所属所以倩柔阿姨躲在这一隅眼不见心不烦……
那两位阿姨不久后就从郑家彻底消失了。和和不是多事的孩子,所以并不问。只不过有一回郑谐回来了,倩柔阿姨表情不满但语气仍温柔地劝诫郑谐要待人宽容为怀,要容得下别人的缺点。那时和和才知道,那两位保姆竟是郑谐安排人换掉的。
他远在几千里之外求学,却对家里的风吹草动都了如指掌。筱和和觉得郑谐实在是神通广大。
12…往事知多少(2)
郑书记找郑谐通常都没什么重要的事情。
郑谐向来知分寸,从小到大都没做过什么足以惊动父亲大人的事。
但他仍是需要定期到父亲身边汇报工作与生活近况,要简明扼要,不少于五分钟,也不能超过十分钟,然后回答父亲两至三个问题,像面试,也像答辩。
这大约是他父亲的职业病使然,也是他们父子二人为数不多的沟通方式。
郑谐和父亲从书房出来时,见到和和的妈妈林亦心也到了,正在对和和说话。她表情平静,语调轻柔,但和和低头不语,一副做错事的样子。
郑谐认识和和妈二十几年了,对她的印象仍然像笼着一层雾一般,看不分明。
林女士有端庄的面容和清丽的气质,与和和在一起更像姐妹而非母女。
林女士表情很少,郑谐只见过微笑和不笑两种,连生气和焦急的样子都不曾有。
林女士言语更少,通常别人问话,她才回答。她从不议论别人,更不会与别人谈及自己。
林女士是她那个领域的专家,学科带头人,巾帼不让须眉。
这样一个没有七情六欲一心钻研学问的女子,儿时他便常常不自觉地将她的形象与古墓派传人重合起来。
不过郑谐尽量不去将林亦心想像成小龙女。因为他一直觉得和和的爸爸很像郭靖。
黄蓉的老公与杨过的老婆结婚生女……这是何等混乱的关系,完全是亵渎。
郑谐脑子里还转着往事,本来正低着头的和和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竟朝他投来惊喜又期待的眼神,令他受宠若惊。
和和一直很畏惧她的妈妈,其程度相当于贾宝玉对贾政。但和和自己明明也承认,她的妈妈不只从没打过她,骂过她,甚至连说重话的时候都不曾有过。但她就是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