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第2/4 页)
,如果英国人不买坦克,这场战争英国人就输定了。所以他便在欧洲各国游历。
当中国的坦克迅速出现在西线的战场时,战争的形势很快发生了逆转。在佛兰德斯,德军马上进行了大反攻。当一百辆坦克轰隆隆开到英国的堑壕里,英军的伤亡令人十分吃惊。当苏格兰第二高地轻兵营被迫退出战场时,来比利时参战的1000多名精锐士兵中,只剩下30人。
在伊普尔周围山脊上,德军也展开了一系列的战斗,胜利一个接着一个。战斗中,德军的炮火不断轰击山脊上被英军和法军用来当做观察哨所的古老建筑,比利时古老的镇子逐渐被摧毁了。德军的坦克在村庄与森林之间穿梭,发射的榴散弹和高性能炸弹像下雨一样倾泻向每一个可能是目标的地点,在坦克的掩护下,德国步兵带着刺刀勇猛冲锋。英军、法军不断地被击退。
不过,英军和法军、比利时军队也还是很勇敢,把每一间房屋、每一片森林、每一段墙壁都变成可顽抗的据点。但因为德军的坦克摧枯拉朽,每个据点协约国的部队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守住一阵子。
有了坦克。德军势如破竹,第一线的堡垒被拿下后,很快对紧接之后的第二线攻击,坦克的攻击,使得原来英军和法军利用地形使攻击者处于不利地位的优势化为乌有。
原来伊普尔的东部和西南部比北部更复杂,那里有浓密的树篱、铁丝篱笆、宽宽的堤坝。大大小小的树林到处都是,而且林中还生有浓密矮树,通行困难。侦查也困难。德军只能沿着马路走,而英军和法军的机关枪会猛扫马路。德国只能用预备性的跑火攻击,大部分村庄在步兵抵达前就被毁坏了。
现在有了坦克,德军每次夺取都演化为一次完整的战斗,无法用语言形容德**队在这些场合的勇猛顽强。机关枪对德军的装甲坦克根本无济于事。
最终,德军攻下了整个伊普尔地区,协约国部队溃败,伤亡14万人。德军这次取得的重大胜利,还产生了蝴蝶效应,让原本在观望中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保加利亚加入了同盟国的阵营。德国买中国的坦克,买得太值当了。
先前中立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参加同盟国,除了因为派到前线的军事观察员看到德**队利用坦克在比利时战场上所向披靡。取得重大胜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土耳其人想恢复历史上的荣耀,想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为阿拉伯人的老大帝国之一,能够存活到20世纪初,几乎是个奇迹。它的稳定时期,比历史上该地区的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都长久。
奥斯曼帝国在苏莱曼大帝时达到巅峰。1520至1566年间,在苏莱曼大帝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不仅在地理上达到巅峰。而且在文化上也达到巅峰。他是帝国的第十代传人,帝国的创立者是一个名叫奥斯曼的土耳其人部落首领。他在苏莱曼大帝出生前300年创立一个王朝,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王朝。奥斯曼帝国的这十代君主。以一种不间断的步伐向外扩张,世界上没有哪个家族曾做到这一点。苏莱曼大帝是十代君主的佼佼者,他浑身充满活力,作战英勇顽强,具有强烈的征服欲。帝国刚建立时,只不过是位处今日土耳其东部的身份低微的小部落,后来逐渐向所有方向扩张,从而帝国逐渐控制周围越来越大的领土。奥斯曼帝国第一次进入欧洲是在1354年,99年后占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从此,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罗马时代最伟大的建筑圣索菲娅大教堂,成为伊斯兰清真寺。
占领君士坦丁堡后的一个世纪里,奥斯曼帝国继续扩张,征服了大片多瑙河南面的土地。苏莱曼的父亲谢里姆一世,竟依靠一场战争的胜利赢得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阿尔及利亚,把帝国的疆界扩大了一倍。他传给苏莱曼领土包括许多著名的城市:亚历山大、阿尔及尔、雅典、巴格达、开罗、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士麦那。奥斯曼帝国不仅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军事主宰,而且是麦加、麦地那等与伊斯兰教创立人穆罕默德有关的诸多圣地的监护人。这就使得奥斯曼帝国的霸权变得难以被他人挑战。
随着帝国越来越强大,奥斯曼家族变得越来越不像正常意义的家族,而只是一系列没有婚姻的父子关系。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从来不娶妻子,他们像拥有财产一样占有数百个不能成为婚姻配偶的妇女。这些妇女居住在像监狱的闺阁内,只能与拥有他们的苏丹和监管人接触。这些监管人一般是非洲的黑人,他们的男性生殖器被人切割掉。
与英格兰的亨利八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