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2/4 页)
英国生死攸关、隔海相望的战略要地直布罗陀,而毗邻直布罗陀的西班牙,于1901年初与法俄谈判,准备加入法俄同盟。如果失去直布罗陀,英国在埃及必然势成骑虎,通往印度的道路将被切断。宋骁飞要趁着法国内乱干掉法国在远东的舰队,中英双方一拍即合,马上结成中英同盟,对付法国、俄国、西班牙的同盟。
要知道,在1901年,法国的钢产量不过56万吨左右。同年称霸全球的大英帝国钢产量490万吨。有了英国海军的支持,宋骁飞便下令中国海军副司令邓世昌和海军少将方伯谦率领“共和”号等十艘军舰和四艘“潜龙”潜艇,开赴海南岛打击法**舰。法国其实早就觊觎海南岛了,1894年。法国人就在海南岛的临高角和秀英建立了两座灯塔。以方便日后入侵海南岛。
那天风平浪静,蓝天碧海。邓世昌率领的中国舰队在琼海海峡排成平行纵队前进,乘风破浪,这一队形比一字长蛇阵更快地转向,同时也能更快将位于中心纵队之首的旗舰的信号通过探照灯或旗语传递给整个舰队。若是一字长蛇阵。位于纵队之首的旗舰上发出信号往往需要花十分钟甚至更多时间才能被传递到纵队最后的舰船,因为当时的战舰,还是烧煤的,烟囱中的冒出的黑烟,使官兵很难用肉眼辨认前后发来的信号,每艘船都不得不重复向它前面的船所接收的消息,而由于很多消息必须被每艘船确认收到才能付诸实施。因此这样浪费的时间可能会翻倍。
法国海军少将雷蒙。卡尔从其在岸边监视的巡洋舰上,接到侦察船的报告,面露喜色,对副官纳尔逊。卢梭说:“中国海军的指挥官真是愚蠢透顶。不懂海战,竟然平行纵队前进!要知道,攻击敌舰时,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我们的巨舰横在对方舰队的前进路线上,构成一个t字或丁字形,使得我们所有前后主炮和一侧的所有舷炮都能瞄准对方,而对方只有纵队最前方的舰,艇的前方主炮能够予以还击。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教训中国舰队!马上传我命令,‘敌舰已在海上,我们的军舰分成两个横队前进,准备全面出击’。”
而在共和号的甲板上,邓世昌和方伯谦拿着双筒望远镜,仔细观察海面的状况。方伯谦问,“邓大人,你说法国佬会中我们的计,赶出来攻击我们的纵队吗?”
邓世昌说:“放心,法国佬一向自负,加上他们的六艘军舰都是七千吨级的装甲巡洋舰,速度快,火力猛,我们摆成纵队,他们肯定会出来攻击,叫潜艇分队的兄弟们做好战斗准备。军舰也升起重炮,准备追击。”
上午11点30分,法国远东舰队的六艘军舰“巴黎号”、“弗高克斯”号、“安卡列”号、“卢梭”号、“法琳科甲德”号、“法兰西”号“一”字排开,快接近中国舰队时,法国海军少将雷蒙。卡尔发现中国舰队还是没有改变纵队的队形,便下令舰队全速前进,准备炮击中**舰,他没有想到,中国海军现在已经由霍兰设计制成了四艘潜艇,正等着他们。
雷蒙。卡尔的副官纳尔逊。卢梭无意中发现了舰队前方的海域似乎有黑乎乎的东西,报告道:“长官,前方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
雷蒙。卡尔回答说:“什么东西在动?你是说鲨鱼吗?”
纳尔逊。卢梭睁大眼睛,把单筒望远镜拉长,盯着水面,说:“好像不是,像是钢铁造的东西。”
雷蒙。卡尔大吃一惊:“钢铁怪兽?”
等他们看清楚这钢铁怪兽是潜艇时,已经晚了。
早期潜艇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往往采取水面航渡,发现目标后潜行接近,实施鱼雷攻击后,上浮水面后全速撤离的战术。霍兰设计的潜艇,该艇在水面航行时,主要用内燃机作为动力,同时内燃机带动发电机给潜艇上的蓄电池充电,潜艇转入水下航行时,内燃机停止工作,改由电动机驱动螺旋桨推动潜艇运行。同时,电动机还保障了艇上的生命维持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的运行。潜艇的基本作战手段是鱼雷和水雷。在 ;“潜龙”潜艇前部和后部分别装置鱼雷发射管,拥有4具533毫米艇艏鱼雷发射管,可向敌方军舰发射8枚鱼雷,随着艇长的一声令下,一枚枚鱼雷嗖地飞了出去,直奔“巴黎号”旗舰,“砰”的一声巨响,击中目标,浪花被激起一阵大雨。而潜艇却安然无恙,只是在炸弹击水时受到水波冲击,轻微震动。
挂着总司令将旗的“巴黎”号被一枚潜艇发射的鱼雷命中,造成13x39英尺的破口,但是它依旧保持在队列中。“弗高克斯”号、“安卡列”号就没那么幸运,“弗高克斯”号被三枚鱼雷命中,炮塔瞬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