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难以胜任书剑之道,唯有软剑最为适合!”
刘秀想着,丢掉了手中的木剑,开始重新选择宝剑。
奈何软剑,制作艰难,刘秀没有钱,也买不起。
而在大楚的法令中,禁止民间非法藏匿弓弩,刀剑,铠甲等等。唯有到了官府报备,才有资格收藏家中。没有报备,却是私自制作兵器,或是藏匿,会以谋反论处。一般的平民百姓,若是携带着宝剑,行走在大街上,早就被官府抓捕了。
唯有有着功名,或是爵位,或是官员,才能携带一些兵器。
最后,截取了一段竹子,作为了软剑使用。
“转笔剑!”
“藏锋剑!”
“藏头剑!”
“护尾剑!
“疾势剑!”
“掠笔剑!”
“涩势剑!”
“横鳞剑!”
刷刷刷,九招变化着,书为道,剑为笔,敌为纸,杀伐变化,好似挥毫,杀意凛然,文气昂扬。
刷刷刷!
刘秀挥动着竹剑,在一旁的墙壁上,书写下了《兰亭序》。
《兰亭序》,为天下行书,第一文!
收剑而立,刘秀很是满意。
九势剑,渐渐形成了雏形。
欠缺的是,时间的磨砺;欠缺的是,拼杀的磨砺。
再为高明的武技,终究是要在搏杀中,检验强弱;没有经历搏杀,再为强大的武技,也只是屠龙之术而已。
“傻秀才,不错不错,剑术不错,过一段时间,我带你出去,历练一番,斩妖除魔,习练武技。毕竟闭门造车,是成不了高手的!”天蛇王说道。
“这是妖魔纵横的世界,可我生活了十三年,也没有遇到一个狐妖,没有遇到一个鬼怪,没有遇到一个尸妖,至于那些害人的巫婆之流,更是一个都没有遇到!”
刘秀不由问道。
“国都有圣人坐镇,鬼神难以入侵;国有神灵庇佑,鬼神避之。一州之地,有大儒坐镇、武道大宗师,元神大修士坐镇,鬼邪妖孽稀少!”
天蛇王说道:“如今,东莱县有魏学士坐镇。魏学士,乃是一位大儒,文气浓郁,好似滚滚烈焰,气势波及二百里,妖邪鬼神避之。没有那个不长眼的小角色,会在东莱县附近活动,那是找死!”
第39章科举之难,难于造反!
“原来魏学士,竟然是大儒修为!”
刘秀惊叹道。
天蛇王沉默了,悠悠说道:“魏学士很强大,哪怕是我在巅峰时刻,也不是他的对手。有他在,魑魅魍魉早就躲得远远的,哪里敢来作乱!”
“一个大儒,尚且护卫着一个县城不受妖邪入侵;中古时代,百圣并出,大儒如云时,那时又是何等场景!”刘秀不由得感叹道。
“那时,妖王好似乖宝宝一般,躲藏起来;妖帝也是逃亡海外,不敢染指中土;天上的神灵,也是小心翼翼,不敢离开神国,不敢向人间降下神谕;而那一个个仙道门派,不是封山不出,就是与一些圣人联姻……”
天蛇王道:“那个时代,是文道鼎盛的时代!而现在圣人消失,大儒大猫小猫三两只,儒士稀少至极。文道一脉,几乎要断绝了!谁还记得圣人的荣耀,圣人的理想,圣人的无敌!”
“如今,只剩下一个个圣人世家,还存在,似乎还证明着,那些圣人有着辉煌的过去,可也仅仅是如此而已!”
如今的时代,文道衰落严重,强者凋零的可怕,文道修士少得可怜;仙道没落了,可各种典籍存在,强者不少,依旧是强盛着;而武道一脉,最容易入门,修炼人群众多,强者数量也是众多。
或者说,如今的时代,仙道与武道之差别,已经渐渐的走向了模糊。
仙门弟子,也是习练武道;一些武学宗师,也是习练仙术。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仙门弟子,修仙为主,武道只是辅助;而一些武学宗师习武为主,修仙只是为了辅助而已。
天蛇王说道:“我有种预感,你身上有着文道一脉,残余的气运。天地之间,文道一脉,若是还有圣人,你将会是最后一位圣人!”
“什么圣人资质?什么圣人之王?我只是一介蝼蚁而已,只要想考中秀才,这年头考中秀才,越来越难了!”
刘秀想着。
“对于考中秀才,我严重没有信心,考中举人,更是没有一丝信心;考中进士,难度不必成就圣人容易;至于考中状元……”刘秀想到:“我跟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