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第1/4 页)
项。
有得所有的臣属与军队忙的了,南印度地方广大,交通不便,帝国先办大国、再小国,诸多国家,走个不停,忙得不行,到处参与的人经常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大家都很满意,更觉满足和充实,他们,在为帝国的伟大事业在添砖加瓦啊!
只是军队愤愤不平,稍觉不高兴,因为天生就适合当奴才的阿三,没有什么不反抗,所有之处,均是投降,他们居然不反抗?!恨啊!
不打仗,哪来军功与奖金呢?要知道,帝**队杀人就意味着银子滚滚而来,这不是有意断我们军佬的财路吗?
X他MA,他们怎么这么深谙“如果不能抗拒强JIAN,那么就闭上眼睛享受吧!”这个道理呢?
好乖的狗奴才,阿三!
第十三节 牝鸡司晨(一)
帝国本土,素来是牝鸡司晨,大家都是明白的,本国的大公鸡,喜欢偷懒,又习惯性每隔几年就跑到外面抢地盘争母鸡去了,因此家中就是他的妻妾来管理家中事务,雄主外雌主内,这些年来大家都习惯了。
新年尹始,皇帝下西洋,蔡琰就着手准备好几桩大事了。
一件就是官场大换血,按皇帝所订之制,各级主官,每届五年,最多只能任职十年,就要离开其职任另行安排,本届官员大部分是做足二届,现在已是青武十年,皇帝走之前设想,琰皇后要在秋天结束,完成本届官府的换血。
帝国现在内阁五辅,首辅张昭,次辅二北二南,北者是华歆、曹植,南者为诸葛瑾、张温。各部各地奏折到得中央,先交由内阁初批,给出意见,再送入宫中,由后妃集体作最后决定,然后交到相关部门执行。
内阁权重,他们的意见无疑能在很大程度左右宫中作最后决定的后妃们的意愿,当中内阁首辅,俨然百官之首,可礼绝百僚(官员向他行礼,他可不用还礼)。
现任首辅张昭,精于帝国朝政,处事精明,行事刚正不阿,极有民望,深得帝心。从皇帝到后妃,均对其尊敬有加,不过体制订死,张昭必须去职。
问题是张昭作过首辅,官员之首,再无适当职位可供调剂,唯有退休了事,不再任职“现管”。
他下台后,继承人会是谁?
一个人名浮出了水面,那就是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名冠乡里。歆刚刚为郡吏的时候,每每是沐浴出府,回家合门,议论政事取其中庸,从不用言语毁伤他人。
他原为江南之官,当年曹操与亦奇翁婿相争,歆送亦奇之信过江北,被操扣留,做了北官,是推动曹操废汉的幕后黑手(后来,曹后(曹操之女)看兵部秘密档案才郁闷地发现歆是江南去江北的内奸),后元蜀合并,歆以北官身份再回江南任职。
他在翁婿二处为官,做得滋润,自有他过人之处。
华歆与人友善,是以百官皆与其交好,又谄事皇帝,逢迎后妃,做官做得四平八稳,因此皇帝御笔亲点他即为下任首辅。
其实,皇帝并不是看重华歆的拍马功夫,若看重这一点,曾经踢过皇帝一屁股的张昭岂有立足之地?他看重的是华歆接受新观念、新思想速度很快,只要是皇帝说的,华歆能够不折不扣执行,做得也不差。
要知道,皇帝之政,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政,如果下边的人执行不力,来个歪嘴和尚唱歪经,可能新政就会做适得其反。
另外,皇帝当年与曹操约定,每十年南北两地各择官员任首辅,现在轮到北官,遂让名为北官,实质南官的华歆占了个大便宜。
张昭要去,华歆代之,下面内阁各辅、六部尚书、州刺史也相应调动。
随张昭一起下台的官员还有三个:
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蔡邕很久之前,就与皇帝产生了意见分歧,理念不合,勉强为官,又觉得自已女儿蔡琰以皇后身份当家主妇掌握朝政,他捏着实权,身处嫌疑之地,因此求去,他的去向将是出任江南大学山长;
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王甲与户部尚书丘八为皇帝服务多年,已经倦政。他们均是山越族人,追随皇帝最久,皇帝封赏极厚,他们赚到盘满钵满,拥有大量原始股也!(注:帝国初期大搞股份制,股票不受青睐,强迫官员买股,后来大家认识到股票的好处,帝国政府就禁止官员直接持股,只能通过“投资公司”间接买卖股票获得收益,不过官员持有的早期股票不受此限,加上帝国股票以分红为主,收益稳定。)
两人向着标准化的新新人类靠拢:“早早赚够钱,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