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方求学的想法,眉飞色舞地细说一遍,并坚决要求离家去上学。家人反应不小,母亲坚决反对,她实在割舍不下,不忍心让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孩子,离开父母,独自去闯天下。兵荒马乱,风险重重,成败不知,祸福难料。出外变数很多,没人能保证一帆风顺,谁能预防意外?
父亲则比较理智,分析了利弊得失。留在家中,日伪军肆虐,并不安全。现在学业已误三年,长此以往,将贻误终生。后方求学,生活在学校,国家拨款,老师照顾,可减少风险。虽有困难,吃些苦头,却能加速成熟。在机遇和希望面前,关键是勇气。庆鑫胆大,可以做大事,勇敢的行动可以产生力量。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勇往直前,可渡过难关;庆鑫聪明好学,志向远大,应该顺其自然,促其发展。
庆鑫看到父母意见不一,他不好反驳母亲的话,乘机发言,聪明地讲了鹰的故事:幼鹰长大时,老鹰还会挤它,把小鹰从边缘之处往下赶。这些幼鹰下坠时,逼得它们拼命挣扎,拍打翅膀,来阻止下落。在这样的过程里,反复多次,幼鹰学会了飞翔和觅食的本领。与此相反,有一只幼鹰,从小到大,由人饲养,吃现成食成为习惯。几年以后,把它放飞,不久被饿死。因为它没有学会觅食的本领。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孙子兵法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这个意思。艰苦的环境,充满竞争,生命力更加顽强,逼着走向成功。
由于庆鑫的坚决要求,父亲的支持,终于说服了母亲。但是大姨的阻力却更大。八姐的姐夫出外,到后方上学,三年以后,在外已有女朋友,来信离婚。七姐哭得死去活来,说“生是婆家的人,死是婆家的鬼。”父母再三相劝,她总是不听,寻死觅活,必须轮流看守,全家很是震惊。他们认为“再好的婚姻,出外就会变故,妻子会被遗弃”。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庆鑫也提出外出上学,无疑对韩家是雪上加霜,所以坚决反对。因为大姨比母亲大十多岁,很有权威,母亲怕她,不敢去对她诉说。庆鑫只得婉请八姐,前去劝说她的母亲。八姐软语绵绵,苦苦相劝:她说庆鑫品性耿直,两人又是姨娘之亲,夫妇关系和睦,可防他日之变。最后大姨才应允,同意放行。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儿是娘的挂心钩。母亲见儿子去意已决,不怕寒冬冷风,每个晚上都在灯下,针连线引,为将要远行的儿子赶制衣服,抢做鞋子,一针一线,都带着她对儿子的深情厚意。八姐前去帮忙,她也不答应。她要让儿子穿她亲手做的衣服,正如唐朝孟郊诗《游子吟》所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临行前几天,庆鑫的思想也很矛盾,一方面想立志外出闯世界,另一方面却又依然恋着亲人。尤其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难以割舍。庆鑫心中多次对母亲说:对不起了,庆鑫需要走自己的路,但愿您能理解。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路,这是他成功的第七个因素。
第二章 求学之路(2)
裁衣不怕剪刀寒,心中唯忧行路难。1942年2月,庆鑫动身那天,凌晨起床。看见母亲的眼睛红红的,眼皮浮肿。庆鑫知道她老人家,又是彻夜未眠。她把儿子的行李,细致地查看几遍,把钱币缝制在衣被夹层里,估量不缺什么,才捆成行李包,既轻便又容易携带。她看着庆鑫吃饭,再三叮嘱,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此行需珍重,不比阿娘边。”要当心冷暖,饮食要适量,不要饥一顿饱一顿,路上要听李先生的话,到了住地要捎信来。和朋友相处,要宽厚忍让,吃亏是福,要结交善良的朋友,不要与坏人为伍。最后她说:“你嫉恶如仇的个性,使我实在不放心。”庆鑫一再表示:保证记住母亲的教导,堂堂正正地做人。
庆鑫看着母亲的面孔,由于多夜的劳累和哀伤,苍老许多。他心里很难过,要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离开相依相伴的八姐,离开关怀他的乡亲,离情别绪,涌上心头,几度哽咽,情不自禁。那天吃过早饭,杨庆鑫背起行李与家人道别,却不见了母亲,她是怕离别,不忍哭着相送。八姐也没有出屋送丈夫。她心地善良,多愁善感,儿女情长,双眼哭得像红铃铛,怕别人笑话。
家人送了一程又一程,小妹年仅四岁,也站在父亲身边向哥哥招手。祖母还弯着腰,用手巾擦泪。他不知不觉突然掉下眼泪,可怜起家人来。此时,他三步一回头,十步一停顿,一直这样走了很远,看见祖母、父亲和妹妹,还站在那里,没有移动。杨庆鑫心里想着:敬爱的祖母、亲爱的父母,别了。善良的妻子,别了。慢慢地走了好远,送行的人树挡雾遮,变得模糊。他才狠狠心,背着行李,顶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