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2/4 页)
,日本的航道再一次靠近了中华的势力范围。
从中华进口资源,也是一个不错的提议。两国距离很近,不但可以降低运送成本,效率也很快。日本也看中中华很多资源,这些资源能从中华进口,就暂时不必到欧洲去购买。
德国的提议让日本极为心动,日本方面也清楚,像这样对苏联的挑衅行动很有可能会爆发战争,但为了眼前的利益,日本也顾不了那么多,再者说后面还有德意两国。
而且日本在心里对现在的美国很不感冒,几年的倾销下来,让日本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怒气。和德国结盟,就是为了摆脱美国对日本的影响力。借助德国之手,来对抗美国。而现在,只要中华向日本开放水道,那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有了保障,就不惧美国对日本的贸易封锁,反而言之,海上通道的安全能够保证,那日本就不惧怕美国。
在日本舰队出发前,中华方面就给日本发来的照会,同意德国的提议,向日本开放台湾海峡和南海的线路,并且允许一些特定的资源向日本出口。而德国也给日本送来了不少装甲车坦克的相关技术,并且再次承诺,以后若是日本需要,并且还是站在德国这一边,可以再次给日本牵线搭桥,让中国直接出售武器装备给日本。
德国已经给足了资本,日本方面极为满意,也乐于炫耀日本的武力。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千百年来欧洲各国总结出来的。用来诠释如今的日本,是最好的。
斯大林爆豆了,克里姆林宫到处是斯大林的咆哮声。
库页岛还在日本人手里不说,现在日本人又搞这一出。全世界都在看苏联要怎么去应对日本人的挑衅行为,抗议太苍白了。并且出于对红色政权的忌惮,其他国家并未声援苏联,反而都是一种隔岸观火的架势。埋头发展的苏联,不符合各国的利益。他们都希望有人出来向苏联挑衅,让苏联没有办法一心一意的发展。
眼见日本的舰队已经快要接近库页岛了,而苏联的太平洋舰队还龟缩在海参崴。只能看着海上扬威耀武的日本舰队,实力差距很大,并不是苏联海军不想出海,而是不敢出来。没有上级的命令,一旦出来和日本抗衡,要是引发了战争,那这些所谓的太平洋舰队,很可能重蹈当年日俄海战的覆辙。
届时,不单单是库页岛,就连远东地区,都将面临日本兵锋的威胁。比起苏联,日本距离远东地区实在是太近了。根本不用多久,源源不断的大日本皇军就能去祸害苏联。
苏联不惧日本,但日本也不惧苏联。除了当年的日俄之战外,两国都未再次交手。中日之战的失败,让苏联也相当看不起日本,但一方面畏于日本的海军,一方面,如今的苏联还不是和人开战的时候。因为德国还在一边虎视眈眈。
而日本并不畏惧苏联,当年的日俄之战,日本打败了俄国的陆军,又打败了俄国的海军。虽然败给了中华,但日本也想在苏联身上早回自信。因为经过推演,日本怎么算也都利于不败之地。
斯大林要不是因为理智让他不得不考虑德国在后面,或许已经向日本宣战了。因为这件事处处透着诡异,斯大林也不敢打包票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日本和德国结盟,马上就唱了这么出戏,要说这里面没有德国人的动作,打死斯大林都不会相信。而如今斯大林也不清楚德国是怎么想的,德国想对苏联动手,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斯大林很清楚,只不过这个时间不好掌握而已,难道这么快就要对苏联动手了?
而且这段时间,也有一点让斯大林十分迷惑,德国已经慢慢向苏联透露出友善的意思。看德国的意思,还想和苏联签订两国互不侵犯条约。只不过这种事情,斯大林并没有立即答应而已。
在斯大林看来,这一切都太矛盾了,也太不符合办事逻辑了。对于日本的举动,加上德国暗中示好的表现,让斯大林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很拿捏不准希特勒的脉搏,很有可能这种示好背后,隐藏着冰冷的杀机。
在考虑了两天后,斯大林便下定的决心。只要不开第一枪,看看对方在搞什么鬼。
日本海军的临时联合舰队正在绕着库页岛行进时,接到了苏联的太平洋舰队驶出海参崴的情报。日本方面顿时一震,联合舰队急忙赶回,迎着苏联的太平洋舰队而去,而留在日本本土的舰队也组成本土防御舰队,防止苏联的舰队对日本本土展开突然袭击。各个沿海城市的海岸防御部队也都接到了随时战斗的准备,岸防炮都露出了炮管,对准海面。并且吩咐情报部门,对苏联展开大量的情报侦查,把苏联的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