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她,没有,她和我们一样,也喜欢寻开心,但前提得是稳妥和安全。
也不知道怎么的,他们一眼就看出淡淡是个好对付的女孩子。他们跟她开的玩笑,不像对我开的那么有火药味,但却并不怎么尊重。有一个男生开了头,说淡淡一看就是个小女人,其他几个立刻相跟上,奇怪她为什么要学艺术,“难道你就不怕你的男朋友,会恐惧你的才华吗?”
淡淡心不在焉地回答道:“我的才华是做一个家庭主妇,等一毕业,我就结婚。”
他们为这坦诚的话语面面相觑,然后又发出哄堂大笑。
我们的谈话,一开始就不怎么友好。可能是因为他们太高傲,又对我们太好奇了吧。到最后,他们带来的酒和烟,几乎全都被我们几个女孩子消灭了。诺华已有醉意,抄起吉他唱起了歌来。她从头到尾,对那几个男生,都视若无睹。他们肯定都气坏了,终于,当她开始唱一首英文歌曲时,那个矮个子嘲笑起了她的发音。
我们终于全都被*了,这群怪胎!连美里都走到一边,不再和他们坐在一起了。朱叶后悔起组织了这样一个失败的晚会,她一脸愧疚地站在那儿。我走过去,搂住了她的肩膀,无论怎样,我们才是一群最好的姐妹,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们五个人仿佛心有灵犀,变作了一个自娱自乐的小团体。我们围着诺华的吉他欢呼,为我的小辫子干杯,还祝福淡淡早日生一个胖娃娃。美里抛开羞涩,站在凳子上,为我们唱了一首《乌苏里船歌》。朱叶神不知鬼不觉地,叫来了我们班的几个男生。他们和我们半斤八两,一进门就开始大呼小叫,都已经半有醉意。会跳舞的,已经旋转到了走廊上;不会跳的,则坐在床铺上侃侃而谈现代艺术的精髓。
那几个北大的男生,终于闷得无地自容。可他们连拂袖而走的勇气也没有。真是乐死我们了。
那个晚上,当一切喧嚣停止,已经到了午夜时分。我们几个女孩子,兴奋得睡不着觉,一起议论着这有趣的一晚。我们都突然意识到,身边的她或她,都是这样的可爱聪明和有趣,让人充满了浓浓的姐妹情谊。我突发奇想,大声说:“姑娘们,我们一起来发个誓言吧。无论我们长到多大,是否有了皱纹、白发和肚腩,我们都要永远记住这一天,记住我们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了四年。”
“我同意!”诺华激情满怀地喊道。
“用一种什么方式来记住呢?”美里总是这么的知性。
我想都没想,一个主意就脱口而出:“我们每隔十年,都要全宿舍一起聚一次。直到剩下最后一个,聚不起来了为止。你们说可以吗?”
“可以!”啊,五个姑娘的喊声,连屋顶都要震破了。
确实,这十年里,我们各自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为了记录这次聚会,我从一开始的准备阶段就动了心思。我请求她们,将各自的最新照片发给我。我说我要抒情,总不能对着空气吧,我非得看着她们的笑脸不可。
第一个寄来照片的,真没想到,居然是助学大侠诺华。这张相片,果真是她在青海照的,却并不是我们熟悉的青海湖、塔尔寺,而是靠近西藏、连青海本地人都很少涉足的贫穷小县——囊谦。那里有着地球上所剩不多的美景,却也有着无数穷得上不起学甚至吃不饱饭的藏族孩子。诺华毕业十年,却已经做了七年的志愿者。她靠着自己微薄的力量,竟然发动全社会,捐助了上千名藏区孩子读书、穿衣。她收入一直不多,却一直资助着四五个孩子的上学费用。
第一章 安未:嗨,姑娘们!(4)
相片上,她像一个中年妇女一样,穿着厚厚鼓鼓的深蓝色的羽绒服,身后的景色却是葱茏苍郁的夏天。那里海拔太高,气候变化极大。她的头上,还裹着一条头巾呢。
可是她的笑容,却是那么的灿烂;眼神,有着同龄女人所缺少的深邃和坚定。要知道,她可是个地道的北京姑娘。她的很多同学,正在大城市里过着富裕悠闲的少妇生活,而她并不是没有这样的机会。
诺华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青藏高原上。那里有她的很多朋友,大部分都是在网上认识的。她凭一己之力,建起了著名的“高原红助学网”。她跑遍了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的所有藏区,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了无数的衣物书本和钱款。在她的带动下,我们宿舍的其他四个人,每人都赞助着一个或几个孩子。
一年里只有冬天最寒冷的时候,她才会回到北京,见见朋友,联系助学的项目,同时接点工作赚点钱。她声称绝不结婚,也不会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