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侍中惠施(第2/6 页)
杨安微微躬身:“陛下圣明。”
于是,惠施暂时留在秦国朝堂,暗中筹划着他的下一步计划。他清楚,秦国内部的权力斗争才刚刚开始,而他,将成为这场风暴中的关键人物。
惠施虽然被封为侍中,职位并不高,但他心中没有丝毫不满,反而感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知道,要在秦国站稳脚跟,绝不能操之过急,必须一步步地积累势力和人脉。他暗中盘算,等待着时机成熟之日再施展宏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李宪赐给他一座长安城内的宅子,虽然不算奢华,但位置优越,靠近权贵们的聚居区。惠施住进新宅后,表面上与其他侍中无异,恭敬地上朝议事,谦逊地对待同僚。可暗地里,他早已在府中布置了一张无形的网,准备在合适的时机收网。
一日夜晚,惠施独自坐在书房中,烛光摇曳。他面前的桌案上摊开着一幅秦国的地图,尤其是长安的布局图,他的目光紧盯着几个重要的地点,若有所思。
突然,一个身影从暗处闪现,悄无声息地站在惠施身后,躬身低声说道:“大人,按照您的吩咐,所有安排都已经妥当。那些与李站相关的人,都已经秘密监控,等候您的下一步指示。”
惠施微微点头,依旧盯着地图,缓缓说道:“李站的存在是我最好的突破口。他的身份隐秘,且在朝中受到怀疑,只要掌握好他的动向,迟早能找到撼动秦国权力结构的机会。”
那名侍者低声问道:“大人,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
惠施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轻声说道:“不急,眼下还不到动手的时候。李宪虽有疑虑,但他尚未下定决心。我要做的是让局势更加紧张,迫使李宪不得不做出选择。”他顿了顿,继续道,“你去密切留意天牢中的芈启。乾国太子李承晚已经救他出逃,此事李宪尚未察觉。若芈启在暗中有所动作,正是我们借力打力的好时机。”
侍者领命离去,惠施则继续凝视着地图,仿佛在思索一场未曾开始的博弈。
与此同时,长安的权力中心正在悄然生变。李宪的心腹国师瑶光、丞相杨安都在密切关注着朝中的动向。尽管他们并未直接怀疑惠施,但对于这位来自乾国的才俊,他们始终保持着警惕。
一日,瑶光与杨安在朝堂后私下交谈,瑶光微微皱眉道:“惠施此人不简单。他的聪慧与才智非同一般,虽表面上顺从陛下的安排,但我看得出,他心中自有打算。”
杨安点头表示赞同:“是的,此人虽暂居侍中之位,但并未显露出任何不满,反而显得过于安分。这种隐忍,恰恰是最可怕的。”
瑶光叹道:“陛下将他安置在朝中,或许是想借其才干,但我们必须防范他是否会在暗中另有图谋。我们应当密切监视他的动向,特别是他府中的来往人员。”
杨安深以为然:“确实,凡事需防患于未然,我会安排人手留意他的一举一动。”
而在惠施府邸中,他早已将瑶光和杨安的怀疑纳入考量。他深知,这两位重臣绝不会轻易让他放松警惕,因此,他在府中所有的动作都极为谨慎,避免任何可疑的行为暴露在他们的监视之下。
惠施在书房中的筹谋逐渐成型,他清楚,长安这个权力中心不容他贸然行事,只有等到时机成熟,他才能真正撬动这座庞大的帝国。李站的身世是他手中的王牌,而芈启的存在则是一颗暗中埋伏的棋子。
未来的局势波诡云谲,惠施正静静等待着,他相信,属于他的机会即将到来。而一旦机会到来,他将毫不犹豫地抓住,改变整个秦国的命运。
就在秦国局势渐渐趋于稳定的时候,来自天竺的一支使团悄然抵达长安。这次天竺遣派的使臣身份十分特殊,竟是一位身穿袈裟的和尚。这位和尚名叫罗什,举止端庄,神态肃穆,表明了他不仅仅是个普通的僧侣,背负着天竺国皇帝的重托,肩负外交使命。
天竺使团的到来引起了朝廷上下的极大关注,尤其是罗什的身份。李宪听闻天竺遣和尚为使,心中颇感意外,立即召见群臣商议,讨论如何应对。
在朝堂上,丞相杨安率先开口:“陛下,天竺虽远,但其文化与信仰自古影响广泛,此番派僧侣作为使者,恐怕不仅仅是外交交涉,或许还带有其他深意。”
国师瑶光点头赞同:“杨相所言极是,天竺向来以佛教闻名,此次派遣僧侣,或许是希望通过宗教途径加强与秦国的关系,甚至可能与我们的信仰体系产生碰撞。”
李宪闻言,眉头微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