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4 页)
告辞而去。
到是她丈夫真是个书呆子,一进屋门就趴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吃饭时方容邀他一起,还听了一耳朵愤世嫉俗。
“公子爷,难为你也能忍得下去,那个什么什么戴公子,满嘴都是他怎么怀才不遇,别人怎么嫉恨他,他考不上举人,就是考官不公平,我的老天爷,就他那么不通人情,真让他考上了,当官能当得下去吗?我看考官才是好心,知道这种人当了官才会让别人生吞活剥,到不如老老实实做个秀才,好歹不会惹是生非,找个大户人家当个教书先生,日子一样过得下去。”
袁琦不过旁听几句,就恨不得洗洗耳朵,对这种人完全不感冒。
说起来,像袁琦这样的,自然看不上一个秀才,但大殷朝的读书人里,能年纪轻轻考上秀才,已经算得上出类拔萃,不知多少人四六十岁,头发花白,还在努力想考个秀才来着。
功名这种东西,永远有人追捧。
袁琦很快就知道,戴秀才这种人一点儿都不新鲜。出去溜达了一圈,打了两壶酒回来,马上便发现,光是附近酒楼里住的,和他差不多的书生,就遇见了二十几个,从江南各地蜂拥而至,追在圣驾后头,长久不肯离去。
每个人的书箱里头,都装满了自己做的文章,看样子是行卷用的。
许薇姝有些好奇:“在京城,我到是知道每逢大比之年,便有秀才举人什么的四处行卷,里面是不是真有什么大才之士出没?去年我听说忠王就从行卷之人中选出了两个捷才,特意聘请入忠王府做了幕僚。”
方容失笑:“你说呢?”
许薇姝眨了眨眼,她也不太清楚,应该说,总是有,但数量也许很可怜。
进了忠王府的那二人,连名字都没流传就没了声息,想必也很难得重用,到是忠王一下子在读书人心目中地位变得十分崇高起来,听说还有读书人要给他立长生牌位。
“读书人也不容易。”许薇姝叹了口气。
皇帝南巡,一群读书人可不要像疯了一样追过来,即便知道他们见到皇帝的机会十分渺茫,可万一皇帝像话本里讲的一般,会微服私访,会去街上闲逛,也许就正好遇见,一下子就相中自己的才学,从此得陛下青眼,富贵权利就在眼前。
谁能不做这种梦?
许薇姝想,要是她写一本某个读书人偶遇皇帝,成为皇帝亲信,从此扶摇直上的,这会儿肯定有不少自以为怀才不遇的落魄才子喜欢读。(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八章 病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国姝》更多支持!
在岸上住了一夜,天一擦黑,本来颇为张狂的风雨,就渐渐转小,没多久,已经变得淅淅沥沥。
大雨本也不会长时间下。
一行人重新上船,许薇姝还借给那一对儿借宿夫妻一笔银钱,帮他们另外找了一艘船,船上大部分都是同样想跟随圣驾一起走的文人士子。
方容的船到底还是不太方便。
许薇姝也觉得,万一出点儿什么事,估计还要连累人家夫妇,何苦来哉?
到是戴秀才对方容很是不舍,一副离情依依的模样,还连连说,若是以后有机会去京城,一定会去看望他,再把酒言欢。
袁琦忍不住偷笑。
人家方容却始终温和有礼,几句话就哄得戴秀才双目含泪,把他当做知己。
“我的公子爷,您应该跟陛下说,去鸿胪寺当差吧,万一要是咱们和延国,羌国打仗,就让你去出使,或许不菲一兵一卒,你一个人就能把他们忽悠得主动放弃战争。”
袁琦说着说着,就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越发觉得此事大有可能。
就说自己,他袁琦当年深受前任羌王大恩,简直恩重如山,立誓侍奉左右,结果让方容忽悠了几年,居然把自己忽悠成主动投到人家门下做侍卫。
如果前任将军的袁琦袁侍卫生活在二十一世纪,肯定会说。他家公子的嘴炮技能天下无双,唔,大约和那部火影忍者里嘴炮无敌的鸣人君相差无几。
戴秀才临走。还把自己写的最好的文集留给方容,说是做个纪念。
那是他十年苦读的成果,平日里可十分珍惜。
那本文集,方容和许薇姝坐在船上都读了,写得并不差,进士不敢保证,但只要运气好。中个举人还是很有希望。
可惜,也只是不差而已。
就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