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4/4 页)
芬香在御炉的紫烟中缓缓流淌……很快,激情高温中迸出的璀璨光华顿时盖过了巍峨宫檐外那漫天的星光。
*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
十一月 康熙皇帝大阅于南苑,定大阅鸣角击鼓声金之制。
壬戌,准备了足够十万大军人马饮用八十日的第一批米食水草,用驼马负之,令侍郎陈汝器、左都御史于成龙分督管辖。
丙寅,皇帝大赦并停今年秋决。
戊子,命安北将军伯费扬古为抚远大将军。
直至现在……待皇帝的一道道诏令如风卷云涌般下达,朝廷才知道,天下才知道,葛尔丹的种种试探举动已是惹毛了皇帝,玩火自焚。
因为皇帝陛决定第二次……御驾亲征。
*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正月,皇帝下诏亲征噶尔丹。
新下了一场小雪,让空气干净得如吸纯氧一般。
三日前,皇帝终于放我成行,代目前军务缠身的他来祭祀太皇太后。
说好了不与宫里正式祭奠那队浩荡人马成行,故意错开了几日时间。他们祭祀他们的,我祭祀我的。但是这一行辘辘马车,虽带的都是些祭祀用品宫物,但数了下也有近十辆之多,再加上随行御林侍卫,想不招摇也是困难。
又一次来到这里,老祖宗我来看你来了……顺便,也看看她。
孝庄太皇太后不愿意去盛京与自己的皇帝丈夫皇太极合葬在一起,那晚,我还记得她苦苦哀求孙儿——康熙皇帝直到玄烨妥协,不得不答应。但是关于老祖宗的最后下葬哪里却给玄烨留下一个大难题。
清皇陵(今天的清东陵)是入关后的第一位清朝皇帝顺治为自己和后世子孙选择的陵寝之地。据说是风水学上的最最上等的风水宝地,所谓“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山川形势,达到“天人合一”的上吉意象。
这块宝地寻觅勘探出来之后,朝廷即派军队修筑以红色朱砂所制的风水墙圈禁起来。可老祖宗的身份地位比当初修造这个陵区的顺治皇帝地位还高,这宝地里陆续要进驻的不是她儿子就是百年后的孙子,曾孙子……她,以太皇太后之尊却又能葬在哪里?
玄烨考虑再三最后决定让人把在紫禁城慈宁宫,为祖母新建的那个她最喜欢的寝宫拆了,按照原样移到清东陵,并选择在风水墙边的大红门左侧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