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有时候由赵晗背着走两个多小时,去镇上卖掉。有时候就干脆拜托赵大伯,顺捎着一起带去镇上。
好在珍馐楼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新请的处理野味的师父,烧烤的手艺是一绝,所需的猎物也渐渐多起来。所以,余小草和赵晗猎到的活猎物,根本不愁卖。
有时候一不小心猎到的猎物多了,哪怕没有余小草这层关系,珍馐楼也会先收他们的。毕竟现杀的野味,和死了有一会儿的,味道上还是有区别的。
余小草下午的时候,一般都会去尤大夫家学认草药。不知是灵石水的作用,还是余小草本尊智商就高。认草药对她来说,简直就是易如反掌,达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
尤大夫本对她不抱什么希望的,可是看到她在这方面有天赋,惜才的他,几乎把她当做弟子,手把手的教授起来。上山采药的时候,也不忘带上她,时不时地实地考校她认草药的本领。
渐渐地,尤大夫发觉自己认得的所有草药,余小草都记得滚瓜烂熟了,就开始教她一些药理知识。
这样一来,余小草明显感觉到自己时间不够用了。很多时候,她一大早就跟着尤大夫上山采药了,自然没有工夫下套逮兔子了。
在她心中,钱,什么时候都可以挣。而有实用价值的药理和医学知识,早学会早得益。她自觉天分不错,将来说不定还能混个女医当当呢!
以后的日子里,余小草跟尤爷爷待在一起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多。尤大夫三十年前独自落户东山村,醉心医学却苦无求学门路,一生未曾娶亲,至今孤独一人。
有余小草这个外表小萝莉,内心成年人的小家伙作伴,尤勇觉得日子变得有滋有味起来。以前,一研究起新药方来,他就忘记了今夕是何夕,三两顿饭不吃是常有的事。
现在,家里多了个小管家婆。你不吃,她还要吃呢!她会在他苦思冥想的时候,就懂事地做好饭菜,端到他的面前,用饭菜的香味引诱他。
他从来不知道自己也有吃货的潜质,小丫头的手艺又何止不错能形容。简简单单的青菜萝卜,她也能变着花样做出好几道可口的菜式出来。
小丫头实在是太聪明了,他交给她的医学药理知识,她不仅能全盘接收,有时候还能举一反三提出自己很有建树的设想,让他茅塞顿开。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小丫头独立开些简单的药方已经没问题了。
尤大夫已经把小草当成自己正式弟子教了,出门行医的时候,也不忘带着小徒弟。日子久了,十里八村的都知道,尤大夫收了个小丫头当徒弟,还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就在余小草觉得自己对平常所见的一些病症,都能确切地诊断和开出对症的药方时,她恩师尤大夫留下一封书信,匆匆离开了东山村。
信中说他打听到战乱时失散亲人的消息,要出一次远门。叮嘱余小草万万不可荒废了自己的天分,每天都要复习他教的知识。如果身边人有个小病小灾的,可以伸手帮上一帮。当然,如果别人不信,也不必强求……
余小草又从忙碌中解放出来。不过,她隔上两天就会去尤爷爷家,帮着收拾收拾屋子,照看照看药材。她还尝试调配一些外用药,例如止血化瘀之类的药物,里面添加了稀释过的灵石水,效果比尤大夫调配的还要好。不过,没几个敢用她制的药罢了!
也难怪,毕竟是不到九岁的孩子,说自己会治病,人家肯信才怪。她只把自家老爹上山时随身带的金疮药,换成自己制作的。没想到她的无心之举,后来救了她爹的一条命……
这一天,闲不下来的余小草觉得无事,对院子里喂小不点的小石头道:“小弟,咱爹出海这时候差不多该回来了吧?”
小石头头也不抬地道:“早呢!二姐你这段时间老往外跑,连爹啥时候回来都不记得了。打渔回来,船要先到码头靠岸,把鱼卸下来给人送去。有时候剩的多了,还要在码头的鱼市上卖掉……”
码头?余小草眼睛一亮,笑得如同引诱小白兔的狼外婆:“石头,你想不想到码头看看?听说那里卖什么的都有,好吃的,好玩的……”
“二姐,你要去吗?你去我也去!不过,我们也带上小不点吧?”小石头不舍得自己的宠物,走哪儿都要带着。
这也不怪他,可怜没二两肉的小狍子,曾经被李氏余黑子娘儿俩举刀按在地上,如果不是小石头和小莲回来及时的话,早就成了人家的盘中美餐了。
后来,还是赵晗拦着余黑子,小小教训他一顿,说“小不点”是他借给石头玩几天的,要是他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