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的最后,来自作者的废话(第2/3 页)
不丢,把国足直接单核带进了世界杯。
一开始我直接把刘邵子洋的形象带入了进去(所以这本书险些成为《我在拜仁看大门》),不过后来我想着给我主队曼城整一个中国门将,于是故事就变成了一个中国门将从小来到英国,加入了曼城青训,然后在曼城青训体系里成长,然后得到国家队的征召(这样看初期设定像夏天+沈星辰,而初期设定的主角性格更像李潇雨,非常沉稳内敛而性格温和,不像现在的夏天这么活泼)。
不过这也只是脑子里一个概念,主角也没有名字,也没有真正写出来。
时间来到了2023年3月,国青队打出了令大家意想不到的优秀成绩,几年来第一次从小组赛中出线。而国青队的门将李昊更是屡现神扑,四场24次扑救简直如同天神下凡。
现在还记得对阵韩国u20那晚我和几个室友一起观看,当国青打入进球那一瞬间我觉得世青赛近在咫尺,我甚至想好了该在朋友圈和微博发什么文案庆祝。
但是下半场裁判开始吹偏哨,送给对方一粒点球,从那一刻起一切遗憾就埋下了伏笔。他们尽力了,但是还是没能拿到世青赛的门票。
比赛结束那一瞬间我只觉得愤怒,无奈,凄凉,心酸,我觉得我的手脚一下子冰凉冰凉,把手放在凉凉的桌子上都觉得桌子是热的那种程度。
然后我看了李昊的采访,他说印象最深刻的扑救是那个没扑出来的点球,他要是选择另一个方向就好了。
那一刻我又拾起来了我几个月前的那个想法,给它加入了一个新的元素——重生。
重生在足球文里是一个很常见的概念,我觉得门将这个位置是很适合写重生的——门将是一个很吃经验的位置,越老越妖,对于国内体系下成长起来的门将去欧洲立足是非常难的,但是如果有二十年职业经验的加持,就可以让这个留下以及年少成名变得合理而顺理成章。
当然啦,咱们的夏天本来就是骨骼惊奇的天才——不然也不会18岁就作为一门打亚青赛,臂展身高都很完美,以及反应速度很快!这些先天的东西有了,再来一个后天经验的加持,就能让他未来上限有个五大联赛水平了。
就像我前面说的,这个故事一开始定的是短篇,这就导致前三章只有夏天季风李潇雨三个人——甚至最开始只有夏天一个,季风和李潇雨是后来加的。最开始发出来是2023年5月,然后后面我想写长就开始搞人设什么的,最后2024年1月修改了一下重发了一遍,然后就开始了真正的连载。
叫夏天这个名字,是脑子里突然蹦出来的,这名就该他叫,事后想想很合理,毕竟夏天这名字一听就很热情,符合夏天的性格特点!
季风的话是因为通过夏天联想到了地理里那些什么季风气候,再加上季风
说话做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很适合“风”这个字。
李潇雨则是我和朋友玩梗,我朋友姓李我姓肖,我朋友开玩笑说你写个角色叫李肖与,当咱俩的赛博儿子得了,我说这样有点直白,我稍微通假字一下,就变成了李潇雨。
(李潇雨家很有钱怎么不算梦一个我和我朋友以后发财呢(bushi))
沈星辰也是脑子里突然冒出来的名字,因为我本来就想设定一个美强惨+酷哥人设,他必然闪闪发光那就叫星辰好了。
四个人也代表了四种不同的家境、不同的成长环境,夏天是普通家庭出生的小孩,季风是“球员二代”,李潇雨是家境很好的富二代。而沈星辰是在完完全全的德国青训足球体系里成长起来的,跟前三个人又不太一样。
每次我看到胡桑诺夫在曼城首发我就很感慨,两年前他也在踢亚青赛,两年后他也到了曼城这种豪门,而当时踢过同期亚青赛的中国球员却有太多遗憾,一个由黑哨带来的点球真的改变了所有人的人生。他们其中出发去留洋的球员并不顺利,最终都因为没有比赛时间而回国。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真的没有那个点球,如果进了世青赛,他们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一切会不会不一样?有时候真的一个点能改变很多事。就像我在168章里写到的——“当这个节点被改变,一切都不一样了”,很多事情就因为差这一点点,就很遗憾。
如今又是一届亚青赛,0506的弟弟们展现出的是一种全新的面貌,流畅的配合,精准的传球,前场的多点开花,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我第一次感觉到国家队作为“强队”是什么感觉,希望这些少年们最终可以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他们的年少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