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者与管理者,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同时作为领导和灾民的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6月16日,“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计划在第一时间对“”地震重灾区绵阳市276个乡镇中70%以上的党委书记进行一次深度访谈,最后实际完成260个。阿建是其中的主要访谈者,本书就是此次访谈的结晶。
如何记录这样一次巨大的灾难,始终是写作的难题。“5·12”地震后,对事的矫饰和人的矫情,我们多少都有警惕,但每一个书写者又难免落入矫饰和矫情。因为不可能传达“真实”,别说全部的真实,就是“一种”也很难做到。但正如作者所努力达到的那样,如果我们没能力保证自己表达的一定是“真实”的话,我至少保证自己是在努力一种“诚实”的表达。出此考虑,作者把书中文字明确分为两类:客观的和主观的。前者是原生态的语言,后者是自己的感受。作者力图展现他们最真实的记忆,最真切的感受,没有时光的磨蚀和雕饰的体验,同事也力图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上,即使有不自控的地方,读者也一定能体谅其苦衷。
对基层党政干部这一特殊群体,公众了解得并不多。一方面,在特殊的体制和文化背景下,他们受到的诟病远多于赞赏;另一方面,在政府的垂直体系中,处于底端的他们,也往往不能占据政治话语的主要位置,然而,他们却是各种政策的直接实现者,他们面临的不只是如何说,更是如何做的问题。当地震突如其来,山崩地裂,哀鸿遍野之时,这个群体的集体反应是怎么样的?他们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果如何?这一切,就是“历史”。“5·12”地震给这个特殊群体强设了一种规定情境,让他们必须根据自己的角色意识做出反应,同时,也要作出一个人的反应。在访谈中,我们可以读出,他们的角色塑造是通过一次次艰难的选择来完成的,这些选择一方面体现了他们作为特定角色的强烈使命感,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作为普通个体的巨大牺牲。作者常常禁不住为每一个角色的完美塑造感动,也禁不住要为角色背后个体的巨大牺牲承受深深伤痛。
在感受充盈的悲凉感之余,作者和我们都被迫反思的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不应仅是伤痛,还应有伤痛过后升华出来的智慧。即使再大的灾难,我们也会因为“历史”终究会翻过去而看到依稀的希望。人类经历了一场如此惨痛的劫难,必须要从伤痛中升华出一些“智慧”来,才能让安慰逝者,让生者找到希望。正如作者在访谈中体悟到的那样,“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访谈中接触到的每一个对象,都是映照真实世界的一粒沙,他们给读者讲出所知的一切,就是所有读者的菩提。
在这场涉及到千千万万人的灾难中,亲历者和见证者何止千千万万。本书只是若水三千中的小小一瓢,许多事注定永远潜藏在无数人的记忆深处,难言于表,许多体验注定消失在无数逝去者的心中,归于尘土。而正因为如此,《在难中》一书的言说,才显得如此感人,如此珍贵。因为,说出苦难,对于人类来说,不止是宣泄,更是一种艰难,一种勇气。读者在此书中肯定能读到更多。
《灾难中——深度访谈北川乡镇书记》,阿建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txt小说上传分享
蝴蝶与蜻蜓
然而,进入北川之后,我才发觉我们原有的心理准备远远不够。
我们的初衷只是想做一种工作访谈。访谈的主题很明确:应急管理。访谈的流程也十分的程式化。起初因为偏于理性,访谈中许多信息都被我们忽略了。可是当我们反复面对一个个具体的人和一份份沉重的不幸时,我内心的某种情感被一点点触动、唤醒,然后扩散、弥漫,直至迎面袭来,无力阻挡。到全部访谈结束,原初的工作状态几乎荡然无存,我陷入一种莫名的情感中,茫然无措,不能自拔。
的确,我们所面对的是刚从一场巨大灾难中走出来的人。通过访谈,他们的经历和体验也渐渐成为我个人经历和体验的一部分。震惊、悲伤及恐惧;逃避、坚强及希望,五味杂陈,齐聚心头。渐渐地,我感觉好像肩头被一种重物沉甸甸地压着,而心中有一种暗流不断地奔涌,却又无从宣泄。同我们的访谈对象一样,我可能也患上了“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我们访谈的对象都是基层干部,因为工作的原因,地震前我对他们比较熟悉,相互间的接触也比较多,有一些曾经是我的工作伙伴,更有一些还是相处很不错的朋友。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说实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