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淮河沿岸布防图(第1/2 页)
这次临安之行,对于赵泰而言,总体是成功的。
历史的轨迹在他的努力下,似乎已经逐步偏离了原有的轨道。
宋朝方面,郑清之提前主政,开始了端平入洛的准备,局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现在赵泰要做的就是,回金国后迅速拉起一支人马,然后利用南宋的援助,以及自己的生意,将属于自己的军队武装起来。
赵泰要收购孙家班,是一次投资,同时还有另一个目的,便是不想换船,想快点回金国。
如果孙二娘同意,他就无需在嘉兴下船,可以要求他们一路不停,直接前往楚州。
这时赵泰回去休息,孙二娘听了赵泰的话后,却睡不着,把班子里的骨干都叫了过来。
孙家班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寒碜,除了两个台柱子,就是一个拉弦的,一个打鼓的,还有几个龙套。
船舱内,孙二娘把大家叫过来后,便把赵泰的话说了一遍。
拉弦的老刘,便一拍大腿,“班主,咱们这是遇见贵人了啊!”
打杂的吴大娘,也道:“是啊!给我们现在收入的两倍工钱,以后演出还有提成,比我们在外漂泊强多了。我看挺好!”
刘长生却站起来,有些气愤的对各人道:“好什么!那姓赵的来路不明,他说的话,怎么能够相信呢?我反正不赞成!”
他说完不望瞟了孙琼一眼,显然赵泰出现后,让他感到危机,担心自己表妹看上赵泰。
有时候,是怕什么,就来什么,他刚说完,孙琼就站起来,“我觉得赵公子不是这样的人。再说我们这么多人,还怕被人卖了不成。我看赵公子给的条件挺好,答应下来也没什么损失!”
孙二娘看了女儿一眼,却露出一丝担心的神情,她有些犹豫,半响道:“我再考虑考虑!”
孙二娘并没有考虑多久,戏班子不能一直这样飘着,他想了一晚上,清早便有了决定。
次日清晨,赵泰刚起来,便见孙二娘走过来,她微微一礼。
赵泰愣了下,“孙班主这是?”
“昨天公子说的事情,我考虑许久,如果公子不嫌弃我们孙家班,那我们愿意跟着公子试一试。”孙二娘道。
赵泰听后,心头一喜,“即是如此,那还等什么,开始排戏吧!我希望你们在路上能够把戏排好,到了楚州直接开演,让你们孙家班打出名气。”
孙二娘叫来众人,告知了他们自己的决定,班子里的人,除了刘长生外,其他人都挺高兴。
对于排新戏,班子里的人都很积极,赵泰现场写本,指导孙琼和刘长生对戏,拉弦的老刘,听赵泰唱了两回,便记下了旋律。
孙家班毕竟是个老戏班,各人上手很快,不过赵泰对孙琼和刘长生的戏,却始终不太满意。
“这牡丹亭要演好,唱腔要抒情,动作要细腻,唱词与身段要巧妙结合。你两怎么这样生硬,总有种距离感!”赵泰看了一阵,指导几次后,却总达不到效果。
刘长生有些不服气,瓮声瓮气的质问道:“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唱的,怎么不行,你不要诚心刁难!”
赵泰走上前,居高临下,注视着他的眼睛,这小子显然没搞清状况,“这就是你不温不火的原因!这戏想好,就得按着我说的排!”
拉弦的老刘怕刘长生得罪赵泰,而且他也觉得不太对劲,差点火候,便道:“长生,这戏是公子写的,要不你让公子给你示范示范。”
刘长生从小练戏,他觉得自己唱不好,赵泰便更加不行,于是一拂长袖,走到一边。
不过他很快傻眼,赵导演亲自下场,孙琼起初有些害羞,可很快两人就咿咿呀呀,眉目传情,进入了状态,让人觉得没有赵泰和孙琼,只有杜丽娘和柳梦梅。
孙家班有底子,所以戏排的很快,赵泰一行,白天练习,晚上便挂上灯笼,在船头表演。
有了配乐,赵泰又让人采购一些物资,给舞台来布景,力求给观众最佳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而他这一弄,效果也是立杆见影。
因为牡丹亭这剧很长,赵泰他们一边排一边演,进度便比较慢,让随行的船只,有了一种追剧的感觉。
船只过嘉兴时,已经跟了好几条船,每天时间一到,就停泊在孙家班周围,就为了看孙家班彩排。
……
在赵泰乘船北上时,阔端也带着蒙古使团,离开了临安。
这时在临安码头附近一间酒楼内,史弥远为阔端践行,他端起酒杯,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