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3/4 页)
的儿女更知道刻苦,要是有机会得到教育,比教导成年人可容易得多。
许薇姝便又把当初在洞箫山上的家学给折腾出来。
教导流民也就罢了,将那些农家子收来,这可不是什么容易事儿。
而且,这又不是教导那些农户们怎么种地,农民都有自己的小聪明,你教他种地,他一旦觉得你的方法确实好,一旦看到成效,那都不用催促,自己就愿意学了,可你要把他们家的孩子弄去读书,这事儿可不好商量。
十来岁的孩子,在家里已经成了重要劳力。
王妃也只好用老办法,食物!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她肯管一顿饭,就能让孩子们来上半天课,要是肯管一日三餐,那一整天拘了小孩子们呆在王府,也没人不乐意。
当然,那都是一开始,等到读书识字的效果一出,亲眼看着自家的娃大有长进,他们就会主动把孩子送家学里了。
围墙后面,声音越来越远,偶尔还有年轻公子清越的讨论声。
“我可听不懂那些什么战国策,到是等上数学的时候,我打算去听听……”
显见,那位公子对今天的课程很是上心。
“哎!”
许爱丽叹了口气。
可惜这里不是家学,她就是心动,一介外人,也实在不好意思去蹭课。
她们俩唉声叹气,旁边伺候的宫女还当这两个是憋在王府闷了,便笑道:“小娘子可是想出去转转,转转也无妨,咱们靖州现在治安好,只要带上几个家丁小厮,决不至于有危险。”
想起来的时候,见到的十分干净又特别的靖州府城,阿蛮沉吟了下,便点了头。
那日来得晚,她没有细看,此时心中实在好奇。
阿蛮隐约听宫人们提过,姝娘是先王爷来到靖州的,短短时间内,不但赶跑了山贼,攻下山寨,平定地方,还收服了靖州一干大小官员……
传闻中的安王妃,都快成了神仙。
阿蛮好歹和姝娘做了这些年的姐妹,怎能不惊讶?她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她有点儿不是滋味,有点儿泛酸,这是面对一个本与她没多大不同的女孩儿,一下子变得和以前完全不同,到达了自己根本无法理解的高度……的本能反应。
宫人们本来想给阿蛮和许爱丽准备车马,可两个姑娘到想自己走一走。
难得这地方不介意女孩子们抛头露面,街市上来来往往的女子也多,她们俩自然不大乐意憋在马车里。
一路从京城过来,整日提心吊胆,别看走了这么远的路,可一点儿欣赏周围风景的心情也没有,如今到了靖州,哪怕还有些担忧,总也要四下里走走。
宫人们没办法,只好多派了人跟着。
都说靖州街面如今清净得多,可就算清净,也不可能一点儿乱子没有,万一冲撞了这两个小娘子,总归不美。
前几日还听衙门那边的人说,现在城里的老百姓都变得大胆得不行,还有几个兄弟争产,官府没管,居然主动跑来,让官府给主持公道的,简直添乱。
王妃听说这事儿,到笑个不停,还说是好事,总比私底下打个头破血流,甚或闹出人命要强。
“听说,王妃在纺织作坊?”
阿蛮忽然想起刚才宫人的话,低声问道。
“正是。”
不好泄露‘军情’,小宫女也是问一句就答一句,绝不肯多言语。(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 距离
要去纺织作坊,路还不近。
小宫女就笑道:“小娘子若是不想坐咱们王府的马车,不如就坐一坐箱车。”
箱车?
阿蛮还没问,小宫女就使了个眼色,身边跟着的那些小厮们就隐了,只有几个宫女留下。
“这边儿走。”小宫女笑了笑,领着她们俩立在王府大门东侧,一块儿平平整整的大石板上坐好。
石板有好些块儿,长条状的,上面坐了不少人,大部分衣着打扮都不怎么样,应该是寻常百姓。
她们两个一过去,就有不少人扭头观望,显见十分惊奇,毕竟只看她们身上的衣服,也不像是没有马车的人家。
如果许薇姝在这儿,非要白这小宫女一眼,她明显是故意的。
其实,身为王妃娘娘的贴身宫女,如今被安排来照顾客人,那肯定是应该的,可私底下逗一逗客人,让她们深入了解下靖州的里里外外,那也是王妃的意愿。
没多时,一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