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页)
膈应得把早饭都吐出来。
幸好人家她老人家还算够淡定,很和蔼地把李巧君给哄住。说朝廷知道她忠心,婚姻大事,却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她先回去和她父母商量商量再说。
等人离开蓬莱宫,转头性情最是沉稳不过的皇后就摔了自家的茶杯。
皇帝那边一听,也是莫名其妙,人家羌国的使臣都直接就说,人家王子不想要李巧君,把她贬得快不能看,她怎么还上赶着找羞辱?
作为皇帝,他为了颜面着想,直接当面训斥了使臣一通,把李巧君夸成一朵花,言外之意,你们王子想求娶,咱大殷朝也不会把好好一郡主嫁到你们蛮夷之地去受罪。
当然,话不能直说,双方拐着弯打嘴仗,那是鸿胪寺的专业,皇帝只给个调子,他们去扯皮。
这会儿,李巧君最该做的,就是精精神神,快快活活地出现在社交圈,表现出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场面才容易圆过去,哪有皇帝给她撑面子,她自己连脸都不要了。
皇后把人劝走,直接给李家去了封信,且让太后手底下的人,把李巧君给看管起来,别再闹出幺蛾子。若是姑娘的精神不正常,那就请个太医给她瞧瞧,不能讳疾忌医。
这边,皇帝烦心,懒得再玩,让皇后赶紧选一个拎得清的,不受重视的宗室女,封为公主嫁去羌国,就算完事,至于羌国要真公主,不要假的公主的话,听听也就算了,怎么可能什么都顺着他们的意。
反正说归说,羌国本身对这些根本无所谓。
结果,这边人选还没确定,那边李巧君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居然哄了太后,让太后放她出宫去,她人直接身披血红的嫁衣,跑去驿站,站在一群羌国使臣门外,直接说她愿意嫁给羌王古良,只求两国修好!
许薇姝:“……”
别看这是大事,但因为太丢人了,驿站那边反应及时,很快就把人给堵住嘴,带回屋里去。
至于其他看见的,也都三缄其口。
许薇姝听方思齐和十九皇子,活灵活现地这般一描述,再想起前些日子宫里的风言风语,顿时哑口无言。
那位李郡主瞧着除了有点儿孤芳自赏之外,不像个笨人,不是说她文武双全,还有一身的好剑法,连皇帝都赞过的。
怎么竟做出这等蠢事!
皇帝也被气疯了,再加上羌王古良还客客气气地给他送了一封私信(幸好不是国书),只说自己不介意李巧君给他当妃子,人家有皇后,皇后还是羌国大部落的女儿,手握实权,平日里能替古良拿小半个主意的。
李巧君要是想嫁过去做妃子,人家欢迎,要是有别的念头,比如说想要一个皇后的位置,还是洗洗睡了,做梦比较有可能实现。
许薇姝听了一耳朵八卦,眨眨眼,转头领着几个小家伙给他们洗干净脸,再塞点儿点心,接着逗小白,讲故事玩去。
李巧君这事儿只是私底下传扬了几句,外面大部分人连发生什么也不知道,既然如此,聪明人都该懂得这种时候应当装傻,别去挑战皇帝的掌控欲。(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瞎眼
寿昌宫
方容提着一盒奶糕来看曾祖母。
太后这些日子吃喝都不香,身体也有些不好,今天吃上曾孙孝敬的糕点,到乐呵呵起来。
“还是容哥儿最乖了。”
老太后拉着方容的手,把点心也往他手里面塞,“你也吃,多吃,吃了才能长高,我记得你和岳哥儿老在我这儿较劲,比谁吃得更多些,比谁长得更快……对了,岳哥儿怎么没和你一块儿来,啊,他要和咱们巧君成亲呢,陪巧君去了吧,是该学着疼媳妇。”
方容很给面子地咬了一口。
周嬷嬷立在一边,心想一会儿还是要叫太医来看看,太后最近老不记得时间,也不大能认人。
她这么想,就看方容笑眯眯顺着太后说话儿,和太后聊得热火朝天,一会儿心里眼里就只剩下方容,哪里还能想起岳哥儿和郡主来。
容哥儿是和以前大不一样,他以前腼腆害羞,人也娇气,那时候在宫里,李郡主抓了个毛毛虫,扔到容哥儿头上,结果把孩子给吓得哭得嗓子都要哑了。
一群宫人束手无策,怎么哄也不管用。
还是岳哥儿搂着他哄了半天,又捶了李郡主两下,才把他哄得破涕而笑。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容哥儿终于长大了。
和太后说了会儿话,方容从屋里出来,上了回廊,便看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