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页)
罢。
这禁足不到一个月,太子就跑了。
“不争气的东西。”皇帝倏地从圈椅上站起来,熊公公赶紧跪着挪过去,抓起旁边架子上的披风,给皇帝罩上。已入了秋,陛下可不能着凉。
皇 帝摆手:“不必。”他大风大浪经历了,千难万险坐到帝位,这两桩打击还算不上什么。皇帝已迅速作出判断,近水救不了远火,先处理不孝子的事。皇帝步伐稳 健,直往外走,打算去书房宣召暗卫——太子能跑到哪里去,不过就是许国夫人府。而许国夫人府,皇帝早已命暗卫严密监视起来。
皇帝走到半途,遇着了皇后,披着凤袍,没戴凤冠,匆匆而来。
皇帝立住脚步,受了皇后一拜。待皇后直起身来,皇帝便问道:“梓潼,你匆匆而来,是要向哪一位求情啊?”是苏铮,还是谢济?
皇帝眸色幽沉,静待皇后的答案。
皇后只知道太子跑了这么一桩事,再次拜下道:“陛下,济大郎年幼无知,受妖妇蛊惑,做出无天无法,无父无母,罔顾人。伦之事。臣妾自知教导无方,罪孽深重,恳请陛下赐予臣妾一个机会,让臣妾戴罪立功,将济大郎捉回。”
皇帝眼皮子挑了一下:皇后这份请求,明显就要去护谢济,怕皇帝派人过去捉拿,万一有个什么失手,将谢济伤了。
皇帝叹气:“妍妍,事到如今,你还护着他。”
这话一出,本来是跪着的皇后陡然坐到地上——皇帝已有废太子之意。
皇后伤心须臾,缓过神来:废了谢济,只能立谢深,还是她的儿子。
皇后伏地,额头贴在地面上,央求皇帝道:“臣妾唯有一愿,不求济大郎周全,只求济大郎平安。”
皇帝缓了缓,道:“夫妻一场,骨肉血亲,朕不会伤害济大郎的。妍妍,你还信不过我?”皇帝其实挺看重谢济,谢济是他的长子,样貌上又最肖似他。当年苏氏母子没有名分,躲躲藏藏,皇帝逮着机会去见谢济,每一面都分外珍惜。
皇后的泪珠子都从眼眶内冒出来了,皇帝最怜惜柔弱的女子,瞬间心软,抬了抬手:“梓潼,起来吧。”皇帝又补充道:“朕自会处理,你大可放心。”找个名正言顺,甚至锦上添花的理由将曾微和母女处理了,一干人等皆从此消失。至于谢济贬个闲散王爷吧!
关键是不能让这桩丑事传出去,坏了天家威严。
有内侍气喘吁吁地跑来,手上捧着一封书函,在皇帝面前单膝跪下:“陛下,京军急报。”
皇帝面色不改,顺手结果书函,一瞧,又是密信。皇帝拆开来看,忽地右手往下一划,将密信正对着皇后怀中掷去。
皇帝素来沉稳,心思藏而不漏,这会却暴躁鲁莽,皇后不由诧异,莫名地心惊肉跳。皇后手一抖,密信没接住,掉到地上。皇后颤颤巍巍蹲下去捡,打开一看,上头写着,苏钟悄潜出京,窜至永州,召集旧部,反了皇帝。
皇后心里有底,面上却不得不装出无知、惶恐之色:“陛下,这事万万不可能!”
皇帝愠恼:方才接到北关的密报,他急命撤了膳,就是打算下令围住苏府,看好苏家一干人等。哪知晚了一步,苏钟早已潜逃出京,起兵造反。
皇帝仔细将前事后事一捋,便能觉出端倪:苏铮和苏钟,是早就商量好了的,苏铮出征之前,就已准备投狄了。亏皇帝还以为苏铮会为了自己女儿女婿,忠最后一次心。
苏家本就旧部众多,这么一召集起来,再勾。搭上狄人
皇帝上前一步,龙靴踏在皇后两膝之前。他用慑人的语气问道:“苏妍妍,这事,你有没有参与?”
☆、第44章 鸦鬓娇颜(四)
皇后旋即想到;苏铮之前给她透露的,关于皇帝卖国求荣的旧事。
皇后滞了滞;匍匐道:“臣妾没有;望陛下明察秋毫。”
这片刻的犹豫,全落入皇帝眼中。皇帝嘴角泛起一丝微笑;不置可否。
皇后深思,逐渐惊恐;几近哭泣:“陛下!”
皇帝上前一步,将皇后扶起:“好好的怎么哭起来了?来;妍妍,站起来说话。”
皇后努力止住眼泪;求道:“陛下,我二哥反主;是他不对,活该千刀万剐。但我家剩下一干人等,对陛下皆是赤忱忠心。”
皇帝拍拍皇后手背,宽慰她:“朕知道。”皇帝语重心长道:“家中现今剩钊大哥,未随苏钟远逃,这正证明他是忠耿之人。朕怎会糊涂做事,拿他问罪?”皇帝不顾宫人和内侍俱在场,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