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签订(第1/2 页)
进了老太太的院子,远远的就有下人进去通报,一路上更是问候声不断。
刚进去,就见老太太快步迎了上来,上下打量着,还止不住的抹眼泪,“可算是回来了,祖母可算是见到你了。”薛老太太赶紧劝和着。
母亲徐氏有心上前来,只是被老太太挡着。自从儿子出去带兵打仗,她的心就没放下来过。
沈羡之行礼道:“给祖母请安,给母亲请安,薛老太太好!孙儿让您担心了,如今这不是回来了吗。”
他行完礼又和老太太说了几句话后,这才发现沈洛瑜也回来了,而且沈唐宁和闻人灵以及最小的妹妹都在,正是好齐整,兄弟姊妹几人又相互行礼问了好。
徐氏这才抽出空来说话,“回来就好,我都听青萝说了,你如今在惠安县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
“这青萝也真是的,怎么能同你说呢?母亲,我那是去打仗,怎么可能带上丫鬟伺候呢?”沈羡之说道。
徐氏看着儿子衣服上的袖口都有些磨损,可见是缺人照顾。堂堂大家公子,又不是穿不起衣,吃不起饭,怎么能穿这样的衣服,出去见客也不成样子,于是说道:“不许责怪青萝,是我问的。你要是嫌青萝太年轻了那就把孙妈妈带上。”
这个年过得还算顺畅,并没有出什么意外。所以刚过了年,沈羡之只带了一些随身的行李匆忙走了,连母亲嘱咐的孙妈妈也没带,就这样走了。
话说赵凛这边,自从听说了父亲在京城的所作所为以后,整个人更加焦虑了。让他没想到的是父亲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使得萧长睿自杀,妹妹也追随而去了,他现在在民间只要稍稍留意,便知道父亲都快被人骂死了,看似赢了,实则输了民心。
赵凛的头都快大了,“这可如何是好?”
幕僚说道:“少将军,如今不怕别的,就怕晋阳王年后攻打京城。到那时候,您一人在宁台孤立无援,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担心的是青州的沈羡之,苍圩反贼,以及南边的叛军到时候趁机派兵打您,到时候恐怕双拳难敌四手!”
赵凛说道:“你有何良策?”
幕僚思索道:“宁台是保不住了,为今之计还是赶紧和沈羡之商议,咱们主动将宁台送给他,只要他放咱们离开挥兵北上帮助大将军!”
幕僚见赵凛还在犹豫继续道:“若是晚了,万一对方与晋阳王合作,对咱们赶尽杀绝怎么办?”因为他的家眷都在京城,不可谓不用心,即使在得知赵忠的行径后,再不看好,也不得不为少将军谋划。
赵凛何尝不明白幕僚所言,但是他想的是万一父亲保不住京城,那么你宁台也算是退守之地。
就这么犹豫了几天之后,沈羡之回了青州。
幕僚见少将军此时还未下决断,又急匆匆找了赵凛,“少将军,犹豫不得了,沈羡之回了青州,惠安县虽然被攻了下来,但是南边的叛军一直虎视眈眈,他却在这个时候回去了!定是被他父亲沈北渊召回的!属下猜测晋阳王肯定和沈北渊通信了!”
幕僚见少将军不似往常果断,依旧犹豫,心中忽然有了一个想法,于是说道:“即使咱们不撤出宁台,那也守不住,到时候咱们就不是两面环敌,而是四面楚歌了!您也知道比起叛军,苍圩反贼更难对付,简直无孔不入,还不如留给沈羡之去头疼!”
话语至此,赵凛才算是真正听进去了,不由叹了一口气,说道:“既如此,年后沈羡之回来之后,便去请吧!”
幕僚脸上终于露出一抹笑意,连忙应了。
年后,沈羡之回到惠安县不久,便收到赵凛的来信,信中言辞恳切,约定好五日后,他只带着几名下属,亲自来谈。
五日后,赵凛果然带着手下来了惠安县。
沈羡之早就猜到对方的来意,不过还是和黎大人等人亲自迎接。
赵凛深知如今的宁台就是块烫手山芋,虽然其中涉及到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但毕竟属于一州之地,更是直接连接青州的门户,所以各方势力都在惦记。
其实两人早在京城时,就听闻过对方的名字,只是一直没有真正见过面,沈羡之最先开口,“早就听闻过少将军的名号,只是一直无缘得见,今日终于有幸得见。”
赵凛听见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当初沈羡之不过是一个普通官员的儿子,而他是少年将军,更是经历过沙场,再加上父亲赵忠的权势,在京城无人敢惹,活的那叫一个恣意潇洒。
而如今却要压低姿态,亲自上门拜见沈羡之,不过到底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