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神仙居(第1/2 页)
第二天一早,怀素和怀仁就起来了,怀素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原本和抄写本二本放进一个包袱里背着。怀素则拿了几件换洗的衣服,也用一个包袱背着,就抄小路由东门入零陵城了。
来到周府,也不用通报,直接就由家丁领着去书房了。
进得书房,家丁退回去了。怀素见周亦铭正泡着茶等着他师兄弟呢。
怀素和怀仁忙上前道:"周叔安好,我们过来了。”
周亦铭忙道:“贤侄请坐,先喝茶。”
怀素把包袱放在桌上,把原本和抄好的两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递给周亦铭。
周亦铭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会心的笑着,爱不释手。
怀素和怀仁则端起茶杯,喝起茶来。怀素一杯入口,初入略带苦涩,饮后有些甘甜,因为喝的急,味道体验还不完全。怀素自己动手,又倒了一杯,闻了一下,嗅到一股淡雅而持久的草木香味 。又喝了一小口,随着入口后滋味在舌尖扩散开来,可以明显感受到一股微苦和微涩之后迅速转化为甜美、回甘。
怀素惬意的又喝了一小口,细细品味,其香味经久不散,令人心旷神怡。
这时,周亦铭移开经书上的视线,问怀素道:“贤侄,这茶味道如何?”
怀素回道:“此茶茶汤醇厚,香气浓郁,口感略有苦涩,饮后回甘持久,口气清新。好喝!”
“你还算识货,此乃阳明山野生茶叶经精心炒制而成,不可多得。我这还有点,你回去时带点去喝。”
“谢谢周叔。”怀素道谢后又接着问道:“周叔,你这能弄到茶叶树苗吗?我想在绿天庵的后山上种点茶叶。”
“这你算问对人了,我这后山上就种有不少茶树,你要多少,到时我叫人挖了给你送去。”
顿了顿,周亦铭又问:“你会管理茶村和采摘、制作茶叶不?”
怀素摇头说不知,于是,周亦铭又将茶树的种植管理和茶叶的采摘和制作方法给怀素讲述了一遍。
后又叮嘱道:“明年采茶时,我再叫一个炒茶师傅去教你吧。”
怀素连说:“谢谢周叔,谢谢周叔,周叔对愚侄的关照真是无微不至,然愚侄却无以为报,深感惭愧啊!”
“谁说无以为报啊,这不就是最好的回报吗?”周亦铭举起手中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反问道。
怀素看着周亦铭,周亦铭也看向怀素,会心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然后周亦铭收起经书,跟怀素和怀仁喝茶聊天。
一壶茶喝完,周亦铭起身道:“我带你们去‘神仙居’吧。中午就在‘神仙居’吃饭。”
怀素、怀仁应了声“好的”。就跟周亦铭出去了。
一行人坐马车来到了城北的“神仙居”酒楼。
“神仙居”酒楼背靠花果山(今徐家井街道花果山社区),楼高三层,面朝潇水,居高而望(海拔略低于高山寺的东山,为零陵城内第二高山),潇水河西岸一览无余。是文人墨客登高远望,吟诗作对,对酒高歌的好地方。
酒楼的前方是北正街,是零陵城主干道,热闹繁华。后院是花果山,树深林幽。空气清新,宁静,可谓闹中取静。
后院的前方通酒楼大堂,侧面是一个大厨房,怀素和怀仁跟周亦铭及掌柜进得厨房,看面积大约有半亩(半亩约等于333平方米)。有灶台6间,杂物柜若干,各类厨具摆放整齐有序,干净卫生。
从厨房的另一条门出来,旁边有一大水池,从花果山上用半边竹子,把竹节打通而做引水桥引来的山泉水注入大水池,大水池的上方,开一小口,水满则溢出。在小口处也接一座引水桥,流入三个小水池,一个做洗菜、一个洗碗,一个清洗其它杂物。
一个小水池里放着几只杀好的鸡,两个妇人在处理。另一个小水池也有两名妇人在清洗青菜及其它配菜。
院子的中间,也就是水池过去一点,有一棵约有一百年树龄,树枝和树叶犹如一把大伞履盖整个院子的樟木树。樟木树的旁边有一张八仙桌,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精干汉子,正在仔细的挑选花椒。
掌柜的上前打招呼道:“黄师傅,东家来了,找你有事。”
那个被称黄师傅的中年汉子这才回过头来,发现正是东家一行人时,连忙起身招呼:“东家过来了啊,请坐。”
然后招呼众人落座,掌柜的跟周亦铭说要去前院酒楼招待就告辞了。
周亦铭对黄师傅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