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美味的油条和包子(第1/2 页)
这下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离家比较远,只能住校,这下又得额外掏一笔钱。杨新海家太困难了,当时学费还是老杨借遍了所有人,才凑够的,饥荒还没还完,去哪弄钱供他住校呢?
无奈之下,杨新海就只能硬挺着。平时下了课就跑去地里挖点野菜对付,在学校他也不能做饭,就这么洗干净了就吃,但是这也不充饥,说白了不就是在啃绿化带吗?
时间一长,杨新海的脸色也都快变成绿的了。杨新海没办法,就只能请假跑回家跟老杨诉苦:“爹啊,这个学上的有啥意思呢?我都快饿死了,知识他也不顶饱啊!”
老杨一听心疼坏了,但是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了。于是老头就坐在那里想办法,想了一会说啊:“我有办法,明天你跟我去镇上一趟,兴许能解决你的温饱问题。”
第二天天刚亮,老杨就带着杨兴海出发了,去到了一个远房亲戚家。亲戚家就住在离高中不远处的地方。
进门之后,老杨就开始夸赞郝大儿:“说孩子特别争气,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现在上了重点高中,以后读完大学肯定会有出息的。唯一的问题就是现在家里有点困难,这两年的收成呢,也不是太好,孩子在学校里饿的没办法读书。您看能不能帮一把?我们家永远都记着你们的好,等他毕业赚钱了,一定加倍报答。”
这个亲戚的关系也不是特别远,要论辈分,和杨新海是平辈的,杨新海喊人家表姐。
表姐听完之后,立马表示没问题:“孩子的前途可不能耽误啊!我家反正还行,也有地方住,你让孩子放学过来就行,要想做饭就自己去厨房鼓捣就行。”
就这样,杨新海算是暂时有了落脚点,吃饭住宿也都解决了。
听刚才这些话,大家应该也能感觉的到,杨新海在这完全就是寄宿。
他跟表姐家吃饭也不在一起,就是个外人。用我家厨房自己做可以,但是其他的我们就不管你了。
但是这对杨新海来说也很知足了,毕竟不用继续啃绿化带了。
不过呢,一段时间后,发生了一件事,再次让杨新海认清现实。
那天中午他放学回去,一进门闻到了一股碳水的香气。原来是表姐一家人买了油条在那吃,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
杨新海闻着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而且边吃他们还边砸吧嘴,这可给杨新海馋坏了。
但是之前说过了,你小子只能用人家的厨房,其他的跟你没关系。所以杨新海就跑去厨房,下了一把清水挂面,然后就着窝窝头,闻着香味,就算是沾了沾光。
结果这还没完呢,又过去几天,中午回去更难受,表姐一家围着桌子吃大肉包子呢!我去,这下杨新海真的受不了了。上次还能闻着香味凑合一下,这次闻着闻着,面条直接都没味了。
之前他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差不多,不到逢年过节,也没有这种美味刺激。这下好,直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直接给杨新海整自闭了。
不过没办法,人家毕竟是人家的,自己家不行就得受着。另外,这个表姐是做生意的,平时就卖糯米团子。现在看来不是啥好东西,但在当时,对一般孩子来说,这就是美味了。
每次表姐在家做的时候,馋的杨新海盯着书上的字,都像一粒粒的糯米,恨不得冲出去,一头扎进糯米盆里,再也不出来。不过很可惜,表姐从来没给过她,他自己也拿不出钱来买,每天就闻着香味自嗨。
日子一长,他受不了了,心想着:“你他妈的还算是我姐吗?给我吃一个是不是能死?”
从这一刻起,他不仅恨村里人,恨他表姐,甚至觉得世界上就没有好人了。亲情、友情在金钱面前一文不值,然后整个人的心就死了。
但是现在人在屋檐下,他面上还得表现出很听话的样子,然后一到学校就疯狂的读书,暗自发誓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把这些人都踩在脚底下。
事情如果一直这样,也不会有后来的十大悍匪杨新海了。不出意外的话,马上就要有意外。
杨新海受打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1985年的3月期间,学校那边又要收学费了。趁着周末,杨新海就跑回家管老杨要钱。
老杨从好几个抽屉里翻出一堆零钱,数了数刚好够50块。接着他就告诉杨新海了:“孩子是,这些是今年要买化肥的钱,你着急你就先拿去用吧,学业要紧。回头啊我再管邻居借点。”
杨新海听完心里很不是滋味啊,于是一直到出家门一句话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