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买混沌(第1/2 页)
老雷心平气和地对雷国民说道:“儿子,你这么下去不行呀。咱们吃的就是这碗饭,你要是学不会这手艺,以后靠什么养活自己呢?”
雷国民却毫不在意,嘴巴一撅就反驳道:“你这也算手艺?就几毛钱一碗的馄饨,什么时候能有钱?”
老雷一听,火气又上来了:“你这么大人了,能不能有点出息!”哪知雷国民一点面子都不给,直接回怼:“卖馄饨也叫有出息?”几句话下来,俩人弄得脸红脖子粗的,老雷气得直哆嗦,脱下鞋又准备动手。
雷国民一看情况不妙,赶紧站起来就要跑,还顺手拿走了老雷准备买菜的钱。
出去爽了一天之后,雷国民回来是该吃吃该喝喝,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从那以后,父子俩就开始了极限拉扯:老雷一伸手,雷国民就跑;老雷没动作,他就躺平。
知道的这是父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冤家呢。最后,老雷也无奈了,知道说什么都白搭,于是只能放任雷国民肆意妄为。但零花钱是一分没有,不过雷国民觉得无所谓,有机会就偷老头包里的钱。以至于老雷后面干脆把钱锁到了抽屉里,心想:“你总不能把桌子也搬走吧?”
看起来好像是有用,但雷国民半夜爬起来直接把锁撬坏,继续拿钱。老雷无奈至极,睡觉都得睁一只眼,防儿子比防雷还积极。
铁子们可以试想一下这个场景:老头白天还得出摊,晚上还得陪着这个“火祖宗”熬夜,一天下来身体肯定吃不消。时间一长,精神都萎靡了。
不过,雷国民已经不满足于偷老雷的钱了,此时他也开始在外面盗窃。主要是偷市场上商户的包,或者是趁别人不注意,弄根杆子绑上铁钩伸进家里去勾财物。
而弄来的钱主要是拿去打游戏了。这些事很快就被老雷知道了,他心想着:“完犊子了,再这么下去这孩子要进监狱了。”于是,老雷找了好多借口,把雷国民骗回了老家。
在外面混了这么多年,雷国民见识增长不少,个头也长高了。这时候想让他去务农,那是不可能的。他心想:“我一个大城市回来的,怎么可能两脚沾泥呢?”
不过,他也知道不能闲着,于是就开始寻找机会。不久后还真让他发现了商机:当时录像机刚兴起不久,虽说很多人家都买上了,但是录像带得去城里买,看完基本就没用了。既然镇上没有这种店,我开一个不就完了吗?
雷国民想的这招确实可行,要是他能坚持下去,确实能赚到钱。于是,他二话不说又坐车去了合肥,死缠烂打地从老头那里要来了启动资金。很快,他就和村里的一个小子合伙,开了一个出租出售录像带的店铺。干了一年多,虽说没发大财,但手里也多少攒了点钱。
时间很快来到1989年,这时候雷国民18岁了,成年了。他忽然觉得罗岭镇太小了,自己是要干大事的人,在这永远看不到头。是时候去外面闯一闯了。随后,他就开始寻找新的门路。
没多久,他就在报纸上发现了“新大陆”。当时报纸上刊登了很多文章,大部分都是关于沿海城市发展的报道。说那里发展得很好,去那打工的很多人一个月能赚好几千。只不过这些信息大多都是假的,真能赚那么多钱的凤毛麟角。虽说都是忽悠人的,但雷国民不知道这些,他只看到了上面的钱数——一个月大几千!那是个什么概念?在镇上一年都未必赚这么多。这是要发财了吧!
与此同时,老雷和大哥前往了福建,继续着他们的馄饨生意。雷国民认为,在大城市这馄饨也应当好卖。既然福建也是沿海城市,他干脆决定去凑凑热闹。说走就走,他很快便抵达福建,找到了父亲,表示自己已经想通了,之前是自己太任性,以后定会好好卖馄饨。老雷听后,以为好大儿终于浪子回头,心中稍感宽慰,却不知这只是雷国民的托词。
雷国民心中另有打算,他只是想先站住脚,再寻找下一步的出路。卖馄饨?那绝对不可能满足他的胃口,一个月大几千才是他的终极目标。然而,现实却狠狠地给了他几个耳光。
他在福建转悠了很久,发现情况并非他所想。几经辗转,他来到一个建筑工地,这里的月工资仅为300块。雷国民仅待了一个多月便无法忍受,直呼这是什么破活,再这么干下去人就没了。但他对一个月几千的收入依然充满向往,于是决定继续寻找机会。
后来,他听身边的人说广州那边好混,因为很多香港的大佬都会去那里淘金,机会多得是。于是,他找工头结了工资,带上钱,直接踏上了开往广州的列车。
很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