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讲理(第1/2 页)
杨新海知道弄不过人家,要是过去理论说不定还得被揍一顿,于是很憋屈地蹲在地上算账:“这不但没赚着钱,连老本都打进去一半,这可是我好几天的饭钱呢,就这么被这帮强盗给弄走了。
这下好了,打击更大了,可比上次的要严重多了。他又总结了一条真理,那就是大多数人只会挑软柿子捏。
这下回到住处更沮丧了,委屈的又想起了过往:“从小动不动家里人就被拉出去批斗,上了学亲戚还把自己当外人,就连那个老娘们都敢跟我叫板,结果这下更完犊子,连一群农民工也不把老子放在眼里,这个世界上难道就没有好人了吗?”
最终他又想起了那三个字——不讲理。
于是从那天开始,他也不出去贩卖水果了,还是跟着老乡一起外出打工。很快就从侯马县去到了临汾市,仍然是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干小工,管吃管住,每月工钱固定36块,这对他来说是挺好的。
只不过等到春节一过,他又没地方去了,这些工地大部分都只适合打短工,工期一结束就撤。
但是眼下没有新工作,也不敢花钱,只能是在火车站的角落勉强对付几天。但是太冷了,他受不了了,就坐火车去了太原。
到那之后又混了几天,他感觉不大行了,这么等下去不是个事,与其被动等活上门,还不如主动出击,自己去碰碰运气。
就这样,他连续跑了好几个工地,最终还真有个地方把他留下了。
而且这次的工作很轻松,只要是给工友们做做饭就行了。这件事看起来无足轻重,但是铁子们记住,这对他日后可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份工作可太棒了,既能和工友拉近关系,而且还能抽空开个小灶。于是他尽心尽力的给人做饭,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可。
最后他顺风顺水的在这干了一年半,和每个人都相处的很好,没有再出现被霸凌的现象。
不过,倒霉一直贯穿着杨新海的一生,每当他心情不错的时候,接下来闹心的事就要找来了。
这不,工地的活也干完了,工程队也面临解散,杨新海又得换地方另谋出路。于是他哼着小曲去找包工头结账,包工头起初就告诉他钱还没到账,等到了立马就给你。
结果他连续要了好多次,最后人家直接摊牌了:“我就是不给你结账,你能咋地?有招你就使,没招你就死,但是钱一分没有。”
讨薪不成的杨新海肺都快气炸了:“这可是快两年的薪水,跟要了我的小命差不多!”但是他又不敢去找人理论。最后没办法,就拿了工地上一个铝盆出去卖了,换了13块钱。
不过当时他没注意,直接就把铝盆送去了附近的回收站。有一天包工头路过那里,就发现这个盆有点眼熟,老板说:“应该就是你们工地的人送过来的。”
然后就说了一下杨新海的体貌特征,包工头一听就知道是他,接着就直接报警了。
经过包工头和回收站老板的指认,杨新海不出意外的就被带走了。他当时冲着警察叔叔大喊大叫:“你们凭什么抓我?我去举报他!不给我发薪水你们不管,弄个破盆才换了13块钱,你们就来了,这不是欺负我们小老百姓吗?”
帽子叔叔明确的回答他:“你跟他的事情是劳动纠纷,我们管不着。但是你偷东西可是形式问题,这我们必须管。”
这话说的其实没毛病,只不过那个年代,拖欠工人工资的事情常有发生,不只是在山西,就全国都这个样。
最后因为数目不大,杨新海被治安拘留了几天就放了出来。等他出来之后特别生气,想着再去闹一闹呢,结果呢,他进去这几天,包工头走了,他问了问也没人知道去哪了,一年半的工资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没了。
他感觉这帮人原本可以直接抢的,现在还得给安排份工作吊着我,偷个破盆被拘留,讨薪无果无人问,太他妈的不讲理了!
最后经过总结,还是熟悉的不讲理三个字,这三个字贯穿了他的犯罪生涯,直至最后案发审讯时,他也一直在提。这下他更加肯定,世界上没有道理可讲了。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他彻底放弃了打工赚钱的想法:“哎,去你妹的吧,老子不伺候了!毕竟,不知道下一份工作是不是还这个鸟样,老这么撅着腚白干没意思。”
但是不劳动后面该怎么生活呢?杨新海想了想,答案很简单:“我出去偷呗!”
这也归功于之前他被抓那次,反正处罚也不严重,无所谓了。就这样,他感觉只是小偷小摸,问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