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愉快而友好的交流(第1/2 页)
第一站去了焦作市。
到那之后,发现啥也不会干,只能先去煤矿上打短工,靠挖煤赚点散碎银子。对别人来说,可能开始打退堂鼓了,但是杨新海蛮不在乎:“在这总归不用花家里钱了,挣多挣少各凭本事。”
没想到一个月后,他在街上碰到了一个村里的长辈。长辈见到他非常的吃惊,接着就说了:“你小子怎么跑这里来了?你知道你一声招呼都不打,你爹娘都快急死了吗?这样吧,正好你二哥在新安县打工,我先带你去找他一趟,报个平安。”
杨新海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这毕竟不是小事,最终还是被那人生拉硬拽,弄去了洛阳市新安县,在当地一个偏僻的砖窑厂见到了二哥。
二哥见到他第一反应,就是扑过去一把抱住他,然后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边哭边说道:“老弟,我还以为你被人害了呢,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你。你跟二哥说,为啥好好的学不上了呢?你不知道你是咱家所有人的希望吗?你要是有出息了,爹娘得多高兴呢。”
杨新海听完特别淡定的说道:“二哥,你快别哭了。既然你们都指望着我,那我在学校吃不上饭的时候,怎么没见你给我点钱花呢?”
此话一出,直接给他二哥干懵逼了,当时就愣在原地抠指甲缝,然后非常尴尬的岔开了话题:“老弟,你跟我回去吧,这不家里正在秋收吗,正好人手不够,你回去帮帮咱爹。”
杨新海听完后直摇头:“二哥,我指定是不会回去的。我现在在焦作那边找了个新工作,没事的话我先回去上班了。”
二哥他一看肯定是劝不住了,暂时没表态,不过后面又连续劝了好几天,仍然是没用,最后只能选择放弃。
临别之际,二哥送了杨新海一双崭新的球鞋,还给了他10块钱和一大袋子馒头。杨新海连句谢谢都没说,拿上就走了。
不过二哥知道杨新海在焦作了,自己也不打算回去,随后就跟着一群老乡跑去了孟津县。那边一个水库正在清淤,他就跑过去帮忙清理河道。
这个活,其实一点都不比挖煤轻松。几个月后,工程结束,杨新海又跑去了山西省的临汾市,在那里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打散工,管吃管住,每天两块钱的工钱,不过要到年底才能结账。
杨新海他干了正好三个月,年底发薪的时候一结算,到手180块。这对他来说可算是一笔巨款了,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当时鼻孔就朝天了。
既然赚到钱了,那必须得改善下住宿环境。这小子干的第一件事,不是打牙祭,而是租了个大点的房子,在临汾市微巷那附近。
房东是一个30刚出头的小寡妇,丈夫去世后没有再嫁,平时就这么一个人住着,收个房租。
这个姐姐看起来人很好,说话不管对谁都是一副笑模样。杨新海看到他就觉得特别亲切,很快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没事的时候,房东也挺照顾他的,对他说话很客气,也很尊重。
那剩下的钱该干啥呢?
要不然做生意吧,反正自己也有钱鼓捣了。随后,他就去二手市场淘了一辆二手自行车,骑上就跑去卖饭菜去了。
卖了一段时间,发现还是水果赚钱,于是当即就改行卖水果。他也不怕吃苦,每天推着自行车,带着水果走街串巷的大声叫卖。一个月后挣了点小钱,最起码不用忍饥挨饿的了,肯定是比出大力要轻松得多。
不过他的运气属实不咋地,好日子没过几天又出事了。某天的一大清早,他照例跨上自己的二八大杠,准备去农贸市场批发水果。结果路过一条小胡同的时候,忽然身后传来一声暴喝:“前面骑车的小胖豆子,你给我站住!”
杨新海也没多想,条件反射的一回头,就看到后方一个穿制服的男人走了过来。
杨新海一看这样,当时也没多想,就问了一句:“你有什么事吗?”
男人十分愤怒的走了过来:“你怎么回事?骑车撞人了你就想跑是吗?”完事后,指了指旁边一个倒在地上的老娘们。此刻那人正躺在地上哼哼唧唧的。
杨新海当时就懵了:“我都没看见她什么时候撞的人呢,再说我离他八丈远呢!”
结果制服男也没多废话,上去就薅住了杨新海的脖领子,然后凶神恶煞的说了:“你小子,还敢狡辩是吧?这么多人都看到了你还不承认!再不说实话,信不信我揍你丫的!”
此时旁边围观的人也多了起来,不过都是吃瓜群众,暂时没有起哄的。杨新海再傻也明白咋回事了,肯定是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