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不见他,自己又是多么煎熬,他只是想在那人弥留的时候陪在他身侧,呢喃着许下来生,都不可以?顼儿,你爹爹比仁宗狠戾,而你更甚。
“鲁直,天很晚了,你去睡吧。”沈绛看一旁一直照顾他的黄亭坚,觉得很过意不去。
“先生……”这孩子眼睛里满满的担忧。
“先生没事,先生还要看你中进士,超过你子瞻哥哥呢。”沈绛温柔地对黄庭坚笑,却换来黄庭坚的眼泪。
“先生,我一定给你争脸。”
黄庭坚为沈绛关好门,在门口听了听,才转身离去。
却看见站在院子里的赵顼。
“他……”
“托太子鸿福,先生已经吃进去东西了。”黄庭坚咬牙切齿地才忍住不冲过去打赵顼。
听到沈绛已经开始进食,赵顼才把视线慢慢从透出沈绛身影的窗户上移开,移到黄庭坚身上,“照顾好他,和你自己。”然后转身离去。
这个时候,黄庭坚紧紧攥起的拳头,才慢慢送开,望着那身上积了厚厚一层雪的背影,用低低的声音喃喃:“你每次都是这样。每次都先走开,留下我一个人。”
被召唤入宫的张方平,沈绛的救命恩人,急急前往福宁殿的路上,宫人催的急,恐怕皇上……
福宁殿,曾经的温柔乡,现在依旧红烛高照,赵曙斜靠在案几上,头戴白角冠,身着黄小杉。低头沉思着什么,神态却一点都不安详,脑门上都是汗,簇着眉头大口喘着气,这病来的突然,让人措手不及,赵曙知晓了什么似的,开始布置一切,现在,就差一件事。
张方平进来,赵曙看见他,喘息着对他说:“久不见学士了,我病中时有想念。”说罢,脸上露出一丝凄惨的笑容,喘息了一阵,又见他嘴唇歙动,象是在喃喃说话,却细弱得不能辨清。张方平暗道不好,也顾不得叫他保重身体,直接将纸笔递上,立皇储为先。宋朝建制,“建储”需与大臣议定,所以赵曙才宣了在四川时就信任的张方平来。虚弱的赵曙用颤抖的手写了“明日降诏立皇太子”八个歪歪斜斜的字。张方平看了却不知要立何人,只得高声再问:“太子之事,臣意必立颍王,颍王是嫡长子,又有贤名,若陛下正是此意,请将其名字书写纸上,以便老臣宣告中外”。赵曙点了点头,就靠在几上提笔欲写,但手已无力握笔,费了好大时间,才艰难地写出,但又模糊得不成字样,无法辨识。张只得再请重写,赵曙用尽力气才写了“赵顼”二字。写毕,额上浸出了一层豆大的汗粒,随即倒在榻上,将头沉向一边……
赵曙!沈绛从梦中惊醒,大口喘着气,刚才的梦,太过真实,以至于现在沈绛都分不清哪个才是现实。送走苏轼的前一天,两人还在宫中嬉闹缠绵,说着爱语,第二天就天地惊变,到底哪个才是真实?沈绛快被这铺天盖地的思念淹没,被时时刻刻担惊受怕的日子击挎。沈绛抱着被子,隐去那滴滴泪水,赵曙,我爱你……
公元1067年1月15日,大厦崩倾,天下缟素。
第二十一章
21。
“先生,风大,回去吧。”黄庭坚给沈绛披上那白狐的披风,是赵曙送的呢,仍旧那么温暖。沈绛用脸磨蹭着领口的软毛。
曾经试图幻想过,赵曙临终的日子,有安详的,有悲伤的,有哭的,有笑的,却惟独没有料到是这般场景,既哭不出来,也决笑不出来。沈绛就这样望着不远处的皇宫宫门。新皇下令,禁止他进去。
连最后一面也不让见呢,顼儿。
“回去吧。”沈绛面无表情地回头,却看得黄庭坚心惊肉跳。他见过沈绛的温柔,见过沈绛的严厉,见过沈绛的正经,见过沈绛的顽皮,甚至在他一次无意间撞见的他和皇上的亲密时,见过沈绛的羞涩,惟独没有见过沈绛这般绝望后的无情。
赵曙死后,赵顼奉遗诏即位,立赵曙庙号英宗,谥体干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英宗青年暴亡,天下猜测颇多。而起居注中只用了自幼体弱四个字给了解释。
那年冬天的雪,整整下了一个月。
赵顼改国号熙宁,天下大赦,惟独不让沈绛自由。而沈绛也不再抵抗,安心在他那一方小小的书院里继续教他的书。只是,心如死灰。
公元1067年2月初五,神宗头年的科举开始了,“庭坚,你要加油哦,不然苏轼会笑掉大牙的。”半个月来,黄庭坚第一次看见沈绛笑,为了保住他这份珍贵的笑容,黄庭坚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中进士。
2月初十,放榜,黄庭坚一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