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在碧翠的篱笆里尤其醒目。
素妍来到一座最里的院子前,篱笆门用柳枝、彩布条编结而成,彩布勾结出“悠然居”三字。院中遍植菊花,一个灰衫纶巾的男子坐在院中的圆桌前,一身慵懒,正浅啜清茶。
院子虽不华丽,但却幽静;虽不雅致,却显天然自在。
下人道:“江小姐,这位便是我家先生。”
素妍进了篱笆门,施礼道:“小女江素妍,特来向先生讨教琴艺。”
朱武微微抬眸,捧着茶杯,细细地品着,只淡而快速地扫过素妍,“你学琴多久了?”
“学过一月,不敢说精通。”
朱武面露诧色,想与他讨教琴艺的,少的五六年,多的十几载,这小丫头只学了一月,就敢来讨教。心里不由得不叹一声:初生牛犊啊!
但见她不焦不燥,不卑不亢的打开琴套,从里面抱着一张琴来。
朱武顿时额冒黑线。
素妍谦恭有礼:“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这是无弦琴!
无弦如何能弹?
想他朱武活了近四十又五年,竟被一个小女娃刁难。
朱武一时心绪繁复,只不动声色地审视素妍:她落落大方,面含浅笑,笑得无害而纯净。
很快,朱武收拾了诧意,道:“小姑娘,这琴弹不了。”
她笑微微地扬起头来,年龄虽小,气势却不小,“先生不能弹无弦琴,就如小女不通琴艺是一样的。”
无弦琴弹不了,如她不通琴艺。
倘若她琴技高超,又何需拜师学艺。
有意思!这小姑娘居然让他吃瘪。
朱武吃着糕点,毫无风度,只顾自己吃得起兴,一口便吃了两枚糕点,包在嘴里,鼓鼓囊囊,如大街上两日没进食的乞儿一般,他一边咀着,一边问:“你想拜师?”
“素闻先生收弟子有三关,敢问先生,这琴技一关,小女可过了?”
与其说是问过关否?而是想知道,朱大先生有没有可能会收下她这个女弟子。
朱武玩味深长,道:“我弹不了无弦琴,你也弹不了,这一关算是平局。”
素妍微蹙眉宇,“谁说我弹不了的?”
原来,这小丫头想和他耍赖、玩心眼。
从来没人敢对他如此过,所有想取巧拜师的人,都被他用乱棍轰走。
朱武道:“不得敲琴拍击弄出声响,必须得弹琴。”
☆、040闯关
素妍笑着,从袖里取出一个纸包,里面是一根弦丝,生涩而僵硬将琴弦安在琴上,然后像模像样地坐下,一双手在弦上不挺的拨弄,只一根弦,却也能弹奏一首曲子,朱武能听得出来,这是一首童谣。虽只一弦,她却能根据轻高不同的声音弹出节奏来。
一曲完,素妍笑盈盈地看着朱武。笑容里有着一抹张扬的自信与骄傲,就如同,她每次成功捉弄丫头和婆子后的得意与欢喜。她将顽皮用另一种方式发泄出来,显得慧黠而狡诈。
朱武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朗朗,虚怀若谷,反被这小姑娘的顽皮给逗笑了。虽是个小女孩,却如此的机敏、狡黠。
“先生觉得,我过关了么?”
“好!好,你过了这第一关。”
素妍长长一揖,恭谨道:“这第二关还请先生出题。”
“由你来选择闯关题目。琴棋书画、武功皆可。”
她可是怀揣着满满的希望而来,想了一会儿,“第二关下棋,这第三关,还是由先生来定夺。”
朱武心情愉悦,有个小姑娘来闯关,比那些烦闷的学子、书生有趣得多了。道:“来人,摆棋盘。”
朱武看素妍,年纪不大,却越瞧越喜欢,这么大的小女孩,都还被父母护翼在羽下,胆怯懦弱,而面前的女孩,张弛有度,活泼可爱,时不时露出一个狡黠的神态。
棋子落定,走了二十多子,朱武最初的漫不经心便凝重了几分,他发现,从一开始落子、布局,她的不经意,其实是让他放松戒备,现下看着棋盘上黑白分明的棋子,他越来越有一种压迫感。
第一关,他已经输了。第二关,可不要输得太难看。若是败在一个小女孩手里,还指不定如何被人取笑呢。
青嬷嬷在门外久候不来,日头越来越烈,急得在门口徘徊打转。
朱宅门外,候了十几名学子、书生,聚在一块,也有人去试着敲门。
“在下蓬安卢稹,特来闯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