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第3/4 页)
儿子的笑声,他也是感慨万千,虽然安嫣然他不喜欢,一直哭闹的东方麟也让他头痛不已,不过这个时刻听到他的笑声,他觉得一切都值得了,再苦再累,再伤神伤脑也是值得了。
云启帝也笑了:“看来我真的和麟儿有缘,看来我的身体也没有大碍,一时半会儿的死不了。”
古人有云,孩子看老人笑,就代表老人会长寿,否则相反。
舒贵妃也在旁边跟着笑,不断地夸奖麟儿,本来哭闹的麟儿在她的嘴里也变得天上有地上无的了。
安倾然很快收到了消息,那派在暗处的人告诉她,云启帝见到了东方麟很是喜欢,还赐了永锡的字,而且还和小孩子以及舒贵妃母子,在椒香殿里呆了大半日,不断地传出笑声来。
她坐在镜前,看着自己的容颜,上一世自己的孩子没了,而这一世,对于这个小婴儿,她实在下不了手,她在想,这个婴儿会不会就此走上一番不同的道路,而影响到她和太子两个人,以及他们未来的孩子。毕竟这是皇上的长孙,若是他和太子有什么事情,没准这江山就直接传给长孙了。
这倒也合祖制。
忍冬不知道她的心思,只是在旁边还唠叨着外面要下雪了,宫里的炭火还未备齐,明天怕是又会有人来汇报之类的。
'第二卷 : 第二卷 溺宠太子妃 第四百零九章 封王流放'
后宫的俸钱确实还没发。
主要是最近国库有些紧,没有拨过银子来,而且听东方锦所言,那国库里的银钱先拨给边疆的守军了,毕竟冬衣冬粮是最重要的,所以只能再拖一拖。
而且听东方锦的意思,那边境现在有些不太平,也不知道会不会打起来。
她努力的回想,上一世,近期到底发生战事没有,只是她想不起来了,因为当时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朝政上,太子死后,她和东方夜就发动了所有的人脉,让大臣们支持他们登上皇位,那个时候,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她得和各位夫人拉好关系,尽可能的用最小的筹码换来最大的收益,那会儿,她陪嫁的银子都快花光了,又不好跟自己的父亲说,因为姨娘管家,姨娘一直在她面前哭穷,她怎么好意思开口,甚至还想着,若是得到了江山,好好的帮济他们一下呢。
安倾然不愿意再回忆,现在人都不在了,她真的希望自己能将这分恨意消去,也可以放过自己,可是这刺杀的人又来了,后面不知道还会谁前赴后继呢。
两天后皇上下旨。
给宁王封地,封在肃安,封地不过千亩,加上荒山也不足两千亩,连个大地主都够不上,一旦被封疆,没有宣召不得回京。
所有的人都知道皇上的意思,这宁王府本来就建在京城,而突然的封地,还在请他们夫妇进宫后的两天内,又不许人探试的情况下,更何况因何入京,内部人早已明了,所以,谁都知道皇上明着封地,实际上是流放。
秦香凝听到这个消息后几乎傻眼了,想哭都哭不出来,还有什么比这个封地更好的流放名目吗?
若无宣诏,终生不得进京,那自己与父母岂非生离死别,永无再见之日,又听说肃安那个地方,鸟不生蛋,千里无人烟,自己和宁王怎么活?
自己和宁王倒好说,自己的子孙后代呢?要世世代代在那里吗?
那么定远候府指望不上自己,自己哥哥的仇,这一世不可能再报了吧。
宁王领了圣旨之后,面无表情地谢了恩,甚至连之前的抱怨都没有半个字,开始走出合欢殿。
大殿门口见到了哭得不得了的贤妃,宁王一拜:“母妃,儿子以后不能在身前尽孝了,母妃多保重。”
贤妃闻言几乎哭得昏过去,但还有其它的人在,她强打着精神点头:“你父皇封地给你,也是好事,你还去你父皇面前谢恩?”
宁王点头,眼底闪过一丝阴冷,但随即大踏步往前走,到了御书房,云启帝抬头看他,欲言又止。
宁王扑通跪在了地上:“儿臣就此拜别父皇,请父皇多保重。”
语气平静得接近了冷静,并无十分的感情,与刚才对贤妃的话完全不同。
云启帝叹了口气:“你从此好自为之吧,到了肃安,记得造福一方百姓……”
“儿臣遵旨,只是父皇,儿臣自始至终都没有做过父皇认为的事情,所以,请父皇保重,也请父皇调查出真正的凶手,儿臣也心甘。”
“无须多说。”云启帝的脸沉了下来,“你自然不会承认,还是快些收拾行装,明天就上路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