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国家之间最基本的纲常伦理。以于丹“仁爱易说难行”的观点为例,孔子说“仁者爱人”,实际上这是一个最朴实与通俗的做人伦常与操守。说它是伦常,是基于一个人的存在必须奉守的基本准则。在家庭,你要爱你的亲人;在学校,你要爱你的同学和老师;在社会,你要爱你的朋友和熟人。说它是操守,是基于一个人对待他人和社会的基本价值倾向和情感态度。一个人可能在他熟悉的圈子里落实或体现爱,但是一旦走出这个圈子,我们往往就显得与爱背道而驰或离心离德了。比如对一个陌生的问路人,不少人往往轻描淡写地含糊指示一下了事,甚至有的很不耐烦只是用嘴努一下而已,意思是,“呶,就在那里。自己找去。”这样的场景我们见得多了,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实际上,我们不耐烦或不屑的做法,就是把事情“悬”在半空的行为。之所以不能把事情落实到位或做得彻底,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对他人爱的缺失。
当一个人缺乏基本的做人纲常和伦理的时候,他追逐的只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他在乎的是自己利益的得与失,他考量的是如何从他人那里多拿或多占。一旦这种以个人的利益为权重的做人观念达成时,爱,对他来说,就是爱他自己。他是这个世界的价值中心。他拒绝或排斥一切“为他”的行为。久而久之,他就开始对周围的他人冷漠或拒斥,仿佛周围的人都是他的敌人。他开始对他人充满敌意或戒备起来。呵呵,问路吗?我正忙着哩,自己去找吧。这种心态和行为的可怕后果是,每一个个体逐渐变得孤立起来,成了孤家寡人。生活在一个到处是“孤家寡人”的社会里,人情冷漠也就在所难免了。所以有人形象地概括中国人喜欢打麻将的习惯,是各自为阵,彼此互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一个缺乏团结与协作的社会机制就这样慢慢形成了。
在这个全球化日速快捷和竞争日渐强化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社会化的人。你想脱离他人,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玩拼,可能能把事业做成。但是这样的成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一个人是不能靠偶然与侥幸的成功来博取持久的成功的。因为偶然和侥幸是建立在虚空之上的。就像一个人一心想靠买彩票发家致富一样可笑,一个人如果只是一味地依仗自己的个人小聪明或独当一面的小才能,就想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那就好比把房屋起在沙堆上一样不可靠。
古人曾形象地把人分为四等。一等是德才兼备之人;一等是有德无才之人;一等是无德无才之人;一等是无德有才之人。四等人都有一个通俗的名号,他们依次顺序是:圣人,君子,蠢人,小人。说这话的人又谆谆告诫治人者说,圣人五百年才出现一个,难求;君子风范,是为栋梁,亦稀罕;当蠢人与小人相并时,宁用蠢人而不用小人。此话虽有些偏激,但却蕴涵一个朴实的道理,人要“以德服人”。这在《论语》中也有明确的出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可见,“德”才是立人的根基。虽然孔子说的是治理国家的大道理,但是对每一个“少年心事当拿云”者来说,修身养性,培养自己起码的诸如诚信、爱心等做人的基本伦理纲常,是让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否则,只是依仗自己过人的才气,而忽略了“德”的培植与呵护,即便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或者是手按地球仪狂嚣要吞并地球的希特勒,最终只能或以悲剧告终,或沦为历史的罪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潘石屹 对城市建设的深体会(1)
谢谢大家。现在房地产是一个特别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媒体往往都把房地产发展商丑化,电视、电影的反面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房地产发展商,所以我与其跟他们说我是房地产发展商,还不如说中性一点的就是盖房子的。所以我把我最近几年从事的房地产开发、城市建设中有一些比较深的体会跟大家谈谈。我想把更多的时间留出来让我们有一个互动,提的问题越尖锐越好,没有任何的禁忌,什么问题我们都可以讨论。
现在房地产发展特别快。我记得在2003年上半年“非典”时期,我想中国的经济、中国的房地产一定都要下滑。这是我在“非典”时期的判断,因为北京的车出不了外面,外面的车也进不来,有时候我们工地上的钢筋、水泥也进不来,所以我想这种状况可能对中国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但事实证明这可能是我在近五年里的一个最大的判断错误,就是对形势判断完全错了。“非典”过去以后,全中国的房地产都爆发性地增长,增长的速度非常快,到2003年末,北京房地产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