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它沉稳而缓慢的转动着,仿佛亘古以来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凭借自身的知识方军就能够轻易判断出,这块大石头肯定是从什么地方分离下来的,虚空之中自动凝集形成的石头不可能是这种结构和成分,它们的形状更加规则和圆滑,在太空中的波动也相对有规律性,并且没有意外的影响,绝少在太空中快速漂流。如果说先前方军无法判断自己现在漂流的速度,那么跟这些陨石相对照就一目了然了,大家都不是自身主动的在移动,全部动力都是来自于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啊。
虚浮的站在这块小行星的上空往后看,方军极目远到不能看清的尽头,都是数以万计的形形色色的行星碎石流。它们小的不过几十米,大的目前所估计已经有数十公里直径,纵横上下无虑数百甚至上千公里不止。越是用心去探测,方军越是惊奇的发现,这片突如其来的行星流实在是太大了,跟他想像的长条流动形态完全不一样,因为这条行星群带的直径他现在摸不到边!
兴奋!绝对的兴奋!
这么大量的行星群中间,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个可能存在冰水的所在呢?就算是没有冰,那么在足够大的陨石上面,会不会找到天地元气相对丰富的地方,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一个可以让自己多活两年的地方呢?
方军兴奋起来的无法抑制,在虚空中手舞足蹈并且无声的大笑着,在尽量不扰动小行星运转规律的情况下,从头开始朝着极远极深处那些越来越大的家伙那里快速跳跃过去。
地球上的天文学家们数百年的观察研究,到目前为止也只是了解到本星系的部分情况,其中在小行星这方面只知道火星与木星之间的那一片,再就是远离太阳的边缘地带,曾经的冥王星所在的柯依柏带。这两大群体中间前者极有可能是某颗曾经存在的行星爆炸产生的碎片,或者说根本就是太阳系各大行星们形成初期没有相互吞并的剩余者,反正目前他们都是地球最主要的流星陨石来源。
柯依柏带的存在估计也是如此,只不过在那个远离太阳的地方,行星群受到的相互作用力大大减小,并且边缘地带类似于冥王星的星体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他们的环绕运行轨道也特别的大,距离太阳最远达到七十四亿公里的距离,各方面都不足以被称作正规的行星,所以被开革出去。
第一卷 星域残生 第九章 太空水源
方军对这类行星带最感兴趣的,无疑是关于水和其他生存物资的可能存在的猜想。柯依柏带作为太阳系内彗星的摇篮,其中存在了数以万计的冰雪星体,还有一些富含镍铁类核心的金属星体碎片,只要有冰就能解决绝大部分的问题。至于说其他的东西,一方面他本身具备的知识量不够,再说也没有合适的探测分析工具,也不是当前所急需的,那都可以放在一边了。
小行星带一旦形成了相对稳固的状态,在没有明显外力干扰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毁灭性的碰撞和爆炸。比如说突如其来的其他行星碎片撞击,或者突然遇到强大的星际引力被迫改变方向造成相互吞噬湮灭等等。
所以方军的动作极其小心,事实上稍微小点的行星碎片他都不敢站上去,只把他们当作是路标加以记忆,纯粹靠着自己本身的修为凌空飞速超越。
小行星和碎片之间的距离都不是相同的,在极其薄弱的星体引力相互作用下,不知道经过了几千万年甚至是数亿年的撞击湮灭吞噬崩塌,才形成了今天方军所看到的安静和平景象。所以他也不嫌累赘的托着那个硕大的金属筒子,从数以万计的小行星表面飞跃过去,很快的到达数百公里之后渐渐变大的小行星群处。
直径已经达到几十公里的小行星表面开始变得有些规则,常年的摩擦碰撞把表面的棱角基本上磨损的差不多了。相对平缓的表面上不可避免的也是坑坑洼洼,粉尘的厚度明显高于其他的碎片们,而这些明显体积开始增大的家伙也相对的独立,周围数十甚至数百公里之内几乎没有相似体积的。当然形成这种现象的星体是方军特别关注的。因为凭着他浅薄的天文知识可以判断出,通常体积越大,独力范围越广的星体内部,多多少少都会有金属矿物的存在,相应的它们的星体引力也一定比普通纯石头或者冰雪的要大得多,能够在其中发现必需品的机会也就更大。
没有金属能源探测器帮助,并不等于人就完全便成了瞎子,特别是方军这种有一定经验的修行者。他如今看起来比较庞大的神识可以在瞬间把这些小行星的表面彻底搜索分析一遍,可以说任何异常的物体存在都逃不过他的感应。并且随着神识的不断壮大,探测范围延伸到行星本体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