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唐皇李滋(第1/2 页)
大唐,长安,皇宫,太极殿前……
“禁军,进!”
大队的近卫军按照次序和方位开始进驻太极殿广场,然后一队穿着飞鱼服(黄巢特意给自己的亲卫设计的)亲卫军官站到了受禅台下。
“百官,趋!”
威武百官按照官职大小,文官从西边进入,武官从东边进入,一路小跑着跑进太极殿广场,然后分列在御道两侧。
“天子,出!”
唐皇手捧皇帝印玺自太极殿而出至受禅台下。
“众人,跪!”
除了警戒的士兵,在场的所有人全部跪下。
“齐王,入!”
黄巢乘坐天子銮驾自太极门入太极殿广场,在受禅台下下车。
“三跪九拜,礼!”
所有人山呼万岁,行三跪九拜之礼。
“天子,齐王登台受禅!”
唐皇李滋与黄巢一起登台。
然后李滋奉玉玺、皇帝冠冕、宣读禅位诏书……
这就是禅位大典的基本流程。
原本流程没有这么简单的,黄巢看了张直方送上来的礼部制定的礼仪流程之后,删减了一大部分,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黄巢只想尽快完成权力交接流程,根本对儒家那一套礼仪文章不感兴趣。
不过今天只是彩排,整个礼仪流程还有改进的余地,黄巢也不是那种刚愎自用的人。
对于李唐皇室想要一个完美的收场也采取默许的态度,甚至在李唐皇室提出禅位条件上给出了更好的条件。
黄巢准备在澳洲重建大唐,让李唐皇室和唐朝的遗老遗少们都去大洋洲养袋鼠去。
并且允许李滋不去帝号,依然以大唐皇帝的身份迁居澳洲。
为此黄巢还自掏腰包给李滋购买了3条“巨浪级”远洋帆船,而且对皇帝的私产也予以保留。
某种程度上说黄巢算得上对前朝逊位皇帝最好的继位皇帝了。
这也算是黄巢对巍巍大唐,煌煌天可汗的一种尊重和纪念。
说实话,虽然黄巢从小就立志造反,但是对这个在华夏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大唐,他还是有感情的。
如果不是世家门阀制度已经走上了绝路,黄巢本心里是不想灭亡唐朝的。
可惜的是大唐自安史之乱之后就已经彻底沦为了门阀世家的玩物,就连大唐皇帝也只能依靠宦官来维持自己的权力。
虽然甘露之变中世家大族的势力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是宦官势力受制于天生缺陷并不足以彻底压制世家大族。
而且大唐皇帝也在这一场又一场的党争当中,逐渐沦为了傀儡。
特别是在牛李党争结束之后,世家大族重新团结在了一起,更可怕的是他们开始和宦官势力妥协,企图瓜分皇权,让大唐皇帝彻底沦为一个精神象征。
眼鉴于此,黄巢才会不遗余力地打击世家大族,同时压制宦官势力的嚣张气焰。
黄巢知道他们只是慑于自己绝对的武力,才表现的乖巧无害的。
事实上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分化瓦解黄巢势力的想法,淄州军进驻长安以来,世家大族就利用各种手段拉拢腐化淄州军,甚至不惜出嫁五姓女。
但是黄巢的淄州军与中古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同,这是一支由革命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队伍。
虽然队伍中也有意志不坚定者,但是世家大族想要靠钱权色就分化瓦解淄州军就有点想多了。
因为已经见识过天空的雄鹰,是怎么也做不回抱窝的母鸡的。
淄州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一切都告诉每一个淄州军他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那些蝇营狗苟的玩意儿,不过就是糖里的毒药,笑里的刀罢了。
所以世家大族一贯无往不利的权钱色失去了作用,于是他们就开始鼓动地方上的节度使对抗黄巢。
他们打出的第一枪就是想树立一个燕王跟黄巢打擂台。
可以想象,有一个燕王,就会有其他什么晋王、楚王、鲁王……
总之,只要黄巢的势力还在,他们就会不断挑动更多的藩镇站到黄巢的对立面,直到黄巢的势力瓦解。
可惜的是他们的计谋还未得逞,就已经被黄巢的一招“海外建国策”而轻松化解。
现在似乎他们终于服软了,愿意跟随唐皇到海外重新建国。
这固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好消息,但是黄巢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