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径。
西方自19世纪初期就开始出现名目繁多的私人基金会,到20世纪的美国逐渐形成一种完备的社会制度。这种基金会,是指“非政府的、非营利的、自有资金(通常来自单一的个人、家庭或公司)并自设董事会管理工作规划的组织,其创办的目的是支持或援助教育、社会、慈善、宗教或其他活动以服务于公共福利,主要途径是通过对其他非营利机构的赞助。”①基金会的本职就是“花钱”,有意义地花钱,是负责研究并组织实施怎样使积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造福社会。他们倾向于认为,现代个人主义拥有言论、信仰、摆脱匮乏、摆脱恐怖和给予的“五大自由”。财富对于个人不是一切。“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进针眼还难。”古训不一定是每个人都信奉的真理,但建立在古训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基础上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支配着人们对于财富的聚散之道。好聚,好散,聚散之间,人生得宽余。几个世纪以来,贯穿于基金会等公益事业的精神,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个人与社会荣枯与共的价值理念。所谓“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没有教堂的市场经济”,区别之一就在这里。
建立在这种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背景下的个人财富,他们不会考虑如何将财富一定留给自己的儿孙,任何子女也别期望从祖上那里继承多少财富,坐享其成,因为那是一种人生耻辱。人生最光荣的梦想,是自己创业。
曾经位居世界首富的美国人比尔?盖茨,在自己50岁生日时宣布,他将把数百亿美元的98%捐献给社会,三个孩子每人只能得到1000万美元股份和价值1亿美元的住宅。他相信,没有长辈的余荫,子孙的尊严与能力也能得到充分保护。
曾经排名世界第二富的美国人沃伦?巴菲特,在自己的遗嘱中决定将财富的98%捐献给社会公益事业,并且不留一分钱给自己的子女。他认为:“那种以为只要投对娘胎便可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观念。”①
曾经有两个厄瓜多尔人在美国纽约的世贸大厦厨房工作,2001年“9?11”事件中,他们都不幸遇难了。事后,美国联邦政府迅速成立了“受害者赔偿基金”,对所有遇难者遗属进行补偿,他们的亲人因此可以一夜暴富,分别获得高达百万美元的财富。可是,这两位遗属面对这份意外的财富,都表现出令人崇敬的朴素的财富观。
一位妻子38岁,丈夫不幸罹难后,她和儿子相依为命,蜗居在地下室里。因为三餐不继,加上居住环境恶劣,儿子得了哮喘病,连房租都付不起,哪里有钱去看病。有关部门终于找到他们,并说服他们领到160万美元的补偿,他们依然过着俭朴的日子。她说:“这笔钱是我丈夫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个礼物。生活啊,无论灾难还是财富,都请不要改变我,让我还是原来的我……”
另一位是35岁的丈夫,妻子不幸遇难后,孩子仅有8个月大。拿到220万美元的补偿,他把钱全部存进银行,以此作为女儿的教育成长基金。他仍然租住在原来狭小的公寓里,仍然按时上下班。他说:“再多的钱,也无法换回我妻子的生命。她对我才是最珍贵的。”
尽管遭遇人生的残缺,他们却祈祷别让命运改变最初的纯朴;尽管已经一夜暴富,他们仍然自食其力,坚持勤俭地生活。②
中国近代先贤林则徐生平不置恒产,有人劝他积些钱财,使子孙将来生活不致困苦。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林则徐是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将儿孙的幸福交给命运。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是相信社会,社会好才是每个人最可靠的保障,儿孙的幸福就是社会的幸福。
可惜的是,我们这个社会部分进入小康,拥有财富还为时太短,精神心理准备严重不足。奔奔的爷爷奶奶们因为财富而惴惴不安,并将无限的压力转嫁到年岁幼小的孩子身上。很多男孩子因此而承担着过度的关爱和过重的脂肪。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面对家庭,我们宠爱过度(1)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已经施行,并将继续施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改变了。一对夫妇加一个孩子的三口之家,成为很多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的基本构成模式。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是没有同年伙伴的环境。孩子们没有与兄弟姐妹打打闹闹,分分合合的经历,也就失去了通过手足之亲学习人际交往的机会。而祖辈、父辈两代人的关爱,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非常易于造成宠爱过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