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务董事围着一张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就坐,每人面前有扩音器,桌前有投影仪。各分公司的常务董事必须准备回答杰尼的任何问题。
由于杰尼像作汇报的人一样熟悉情况,回答好杰尼的提问的唯一办法是对自己的业务了如指掌。因怀疑杰尼不会读每页报告而抱着侥幸的心理赴会,不啻是自欺欺人。杰尼每天晚上要带一两份月度报告回家,在周未还要带二三个沉甸甸的公文包回家,度假期间则把所有没有来得及审阅的报告一古脑儿地看完。经理碰头会上杰尼根据自己作的笔记发问:为什么你们公司的销售量下降了?你对找出来的原因把握有多大?打算采取什么措施?如何对付竞争?你需要帮助吗?来自世界各地的ITT 经理畅所欲言,不仅讨论自己单位的问题,也讨论兄弟单位的问题;这种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群英会产生的对策,往往是大家会前根本没有想到的高明方案。解决一个公司面临的问题,常常有举一反三的效果,因此这种会议既像医院的会诊,又像集体治疗。
每次开会总是从上午十时开到晚上十时,甚至午夜以后。通过讨论交流,大家对世界经济形势、市场、贸易、国际法,以及经营管理之道有了更深的认识。久而久之,不但提高了找到问题症结的效率,解决问题的速度也加快了,并且,还涌现了会议议程上没有的新主意、新产品、新方法、新领域、新企业。
杰尼认为,直接与第一线上的经理人员讨论的好处,远远超过单单阅读书面报告或电话谈话,面谈时对方的表情、声调、一举一动,都可以加深你对他的报告的了解,对方的气质、性格、才干,乃至偏见,通过月复一月的接触,你都可以掌握。于是,就能判断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信任对方。当你当面见到一个人时,也许会一改初衷作出新的决定。
除月度计划和年度计划之外,每个分公司还要拟订五年计划。五年计划的重点放在前两年。ITT 各级领导定期召集与总部会议性质相同的会。
从表面上来看,杰尼的一套管理法和别的企业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每个企业都制订计划,如果完成不了计划,就要找出原因,设法补救,但是区别在于ITT 反应快。杰尼管理法的精髓是减少盲目胜,防患于未然,减少意外,因为意外大都凶多吉少。杰尼说,管理一个大公司不外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一起由总部作主;第二种是总部不插手,只等下属公司上缴利润;ITT 既非前者又非后者。ITT 的方针是总部向下属备公司提供建设性的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如果有必要,总部采取纪律措施整饬。
成长是杰尼的信条。他深信ITT 向新领域发展的最佳途径是购置别的公司,为了寻找收购对象,ITT 成立了专门小组,考察美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工业动向;研究收购对象的市场潜力,竞争能力,资本投资规模,利润率;估测以ITT 的人力、财力在收购后能否使其大幅度增值,以及收购后对ITT的经理人员会造成多大的压力。
ITT 的传统产品是电信器材。为了减少集中在单一工业的风险,杰尼决定以电信器材为核心工业,扩大到军工工业、半导体工业、空气调节器工业。
杰尼认为美国潜力最大的是服务性行业,因此ITT 收购了汽车出租公司,经营旅馆、小额贷款公司、保险公司等服务性行业中的公司。ITT 变成了一个多行业多产品的公司,能迅速掌握全世界的经济动态和市场趋势,根据经济周期的波动,及时调度资源,发展那些有前途的产品。
ITT 每年以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增长,收购过来的公司如果没有百分之十的年增长率,ITT 就要帮助它达到这个目标。杰尼用ITT 的股票作为代价收买别的公司,为了使ITT 的股票有吸引力,ITT 本身非成绩出色不可;另一方面,为了使收购不影响ITT 自己的价值,必须使买下来的公司迅速发展。
这谈何容易!但是杰尼相信ITT 有能力、有经验把收购得来的企业管理得更好。
杰尼愿意用超过市价的价钱购置合适的对象,他付给这些公司原任的经理以优厚的薪金,所以很少有人下愿ITT 接管。杰尼认为虽然多花了一些代价购置这些公司,但比起今后这些公司将创造的利润,并算不了什么。一个公司的历史固然重要,但是判断一个公司的价值最重要的不是它的历史,而是你本人,你的经理班子,你的经营计划能在收购这家公司以后,为它的发展作什么贡献。收购价是你力这家公司的历史付出的一定的代价。然而,将来的利润来自你和ITT 创造的新的价值,如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