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先前的羊脂白玉一道用绸缎包好,亲自放进苏倾池手里,他摩挲着苏倾池的手,“不是本官不愿,实在是……”
苏倾池却不收,只甩了手冷哼,“鲁大人不必如此,倾池一介伶人担当不起。我苏倾池怎么说在这京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何时凭白受过这般糟践。小宝儿,咱们走,省得在这让人笑话咱们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白白让人笑破肚皮!”
说罢狠狠瞪了鲁庸一眼,甩袖走人。
鲁庸瞠目结舌,一时之间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门外有家丁急急跑过来对管家耳语几句,管家面色微变,转头对鲁庸低声说了几句。
鲁庸眉头立刻紧皱,赶紧让人将那叠银票一同让人交与苏倾池,“赶紧去,就说本官一点心意,苏老板务必收下,今日之事全当没发生过。”
家丁匆匆下去,院内只剩鲁庸和管家。
“大人,门外那些人分明是受了苏倾池教唆,大人就这般放过他?”
“还能如何,这些人若真闹起来,皇帝眼皮子底下,你当我们能讨得了好处?”鲁庸不甘地叹气,“罢,这人没碰着,倒惹了一身骚。”
苏倾池谢了几位汉子,随同苏宝儿入了轿。
“银子呢?”苏倾池意态慵懒地摇着扇子,嘴角微微上扬。
苏宝儿抖着那叠银票,“在呢,一张不少。”
苏倾池幽幽叹了口气,“可惜啊,那玛瑙镯子,我倒喜欢得紧。”
苏宝儿收了银票和玉佩,想到他哥之前所说之事,不由问道,“哎,哥,你说那屠隆、郑燮,都是谁啊?”
苏倾池方才费了气力,便将扇子交与苏宝儿,自己靠在锦垫之上闭目养神。
“那屠隆乃明末才子,为人风流,男女不忌,后因与戏子乱来,被罢了官。”
他掩唇轻轻打了个呵欠,一向冷傲的面上带了一丝暖意,想来是得了这一千两,心情不错。
“郑燮是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无不称绝,一手丹青更是绝妙,他生性风流,六十一岁辞去官职,整日与娈童相乐,虽粗茶淡饭却怡然自得。”
苏宝儿点点头,如今官吏文人富商捧戏子养娈童之风大盛,这些事他没少听过。
苏倾池单手掀了帘子,便瞧见不远处的单拱石桥,以及桥上那雕刻兽纹的石柱。
桥下不远处,便是一座两层的楼馆,一块牌匾悬挂其上:春沁园。
轿子摇摇晃晃,在楼前停稳,两人这才下了轿子。
日头落山,外边已隐约可以听得几声由远及近的更声。
洗了热水澡,苏倾池终于觉得浑身透爽,擦了水,穿了衣裳,外边已有人敲门。
“苏老板,刘爷说,三日之后商家老爷做寿,让您准备准备。”老佘头隔着门房说道。
苏倾池低头扣着盘扣,瞅了眼门外,不禁心地道,“商家?哪个商家?”
老佘头笑道,“这京城还有哪个商家能请得起您呐,自然是城东头的商家。”
苏倾池手上动作缓了下来,似是在想着什么。
“跟班主说一声,晓得了。”
京城商家
这日,天气甚好,一片清透明净,只有几缕薄云,一枕清风,干净得近乎透明。
马车车轮行在石板道上,发出细微的声响,声音也是纯净得没有一丝杂音,听在耳边,实在舒服惬意得很。
这一趟上商家唱堂会,春沁园前前后后雇了三辆马车,最前头的马车坐着苏倾池与苏宝儿,中间那辆坐着其他随同一道唱配戏的伶人,最后一辆摆了衣、盔、杂、把四大箱行头。
苏倾池成了角儿之后便有了属于自己的私房行头,向来不与他人混用。
苏倾池半眯着眼,身体微微摇晃,似是正在小憩养神。
苏宝儿趴在车窗之上,东张西望。
清朝,戏园子一般都集中在城南头。
正阳门与永定门之间便有一座天桥,这天桥东边乃天坛,西边乃先农坛,明清两朝皇帝每年到天坛祭祀,便都经过这天桥,而这桥附近便云集了不少商贩,形成一片小闹市,民间艺人杂耍百戏也都云集于此。
而那京城富贾,商家,却是在城东头。
从城南到城东,其中必经过一条花街柳巷。
老北京城的胡同可谓如星似辰,历史上最有名的大概就属“八大胡同”了。
八大胡同,又称“八大埠”,实乃一条风月街,为娼寮丛处,红楼碧户,舞扇歌衫,明妓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