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生产与消耗二个环节。有了非生产的行为,即分工,也就是社会的开始。非生产行为的扩大,那是社会的发展,非生产的行为的收缩,那是社会的危机。非生产的行为的停止,也就是社会的崩溃,退回到动物群。
生产与非生产的关系是一切的社会关系的总根据,总根源。至少,到今天还是这样。今天人的认识就是这样。至于后代人有了不同的认识,那是后代人的事情。
关于文化社会,可以这样概述:
文化社会的生产:人口的生产,原始的工艺,采集和迁徙,对植物食物的采集,对动物食物的采集。(在采集方式以前有一个肉食狩猎时期。对这个时期,本书称作社会的曙光)
文化社会的组织:始族,村落,习俗。
文化社会的思想:氏族(祖先)崇拜。
文化社会的关系:母系关系(母系制),原始的分工。
文化社会的文化:始族史诗,巫的宣讲。
这些构成了文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知道,文化社会具有社会的一般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如果我们只是对文化社会做一般社会的认识,不懂得,不认识它的自己的特征,那么也就无从认识文化社会。比较后来的社会形态,它的的生产还十分的简单,只是自然的采集,社会的关系也十分的简单,还没有人工生产的关系,社会的管理也没有超出自然习俗的方式,但是,这些特征表达了与动物群的区别。
在今天,人们往往将将生产与劳动混称,这是因为有了严密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劳动具有社会生产的性质。在文化社会能够产生积累的劳动才具有社会生产的意义。从这个意义讲在初始阶段,并不是全部的人口都是社会人口。社会人口达到一定程度方才显示社会的性质。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在今天被认为是生产的制作技术,在文化社会还进入不了生产。制陶和原始技术在文化社会里还进入不了生产,因为其极低的(生产)能力,还不能创造积累。相反,在今天被认为是非生产的生育,在文化社会里恰恰具有产生积累的意义,是人口生产。
上面说的只是初期的情况。有意义的是,这样来思考问题可以启发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这里,如果读者还是不能从“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中走出来,就不妨想一想,在没有“财富”,“财产”之类意识的社会形态里,生产的积累表现为非生产的行为,表现为非生产的消耗。
纽带。
今天的社会大致划分作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三个领域。各个领域都包含了复杂的关系。在文化社会,这些复杂的关系和结构还处在萌芽状态。因此叫做纽带。纽带是说起联系作用的人和事物。考古的发掘显示了遗址是分系统的。这一个一个的系统叫做文化。大的系统有太行文化和仰韶文化。不同的文化显示了不同的特征。这系统的特征性显示了存在着社会的“组织”。这长时间的,大地域的系统特征,例如,制陶技术的代代相传:走陶工以制陶为业,走遍了黄河土地。例如,走巫的宣讲,对祭祀的主持。这些都需要采集的剩余来支持。实现了社会的运动。
读者问,这样的运动会不会发生在例如动物群?大概不会。至少,直到目前的考古发掘不支持,没有发现动物群时代有遗址群的情况。原始的动物群使用简单的打制石器。这种打制石器在自己的群内完成。一旦发生了群与群,群与个人之间的交流,也就标志着他们将进入社会。原始技术,例如制陶,始族的制作与专业的制作(分工),其性质和效果截然不同,表达了不同的关系。特别是用做祭祀的彩陶和磨制的石器,一定是专业的制作。这些广泛的的联系在始族间,在村落间进行,构成了社会的纽带。
在文化社会,始族间的斗争还不激烈。严重的斗争在人同大自然之间,在这样的前提下,一定有对工匠的传唱,表达了对增强自身能力的渴望。不是燧人氏教人用火吗?不是有巢氏教人造屋吗?不是神农氏教人食五谷吗?这便是三皇时代。如果是在一个连社会的中心都没有的时代,这些圣人又是用什么方法,怎样教会人们的?原来,这是一批掌握了原始技术的走工人(走工人,走婚人),是走工人中的佼佼者。这些佼佼者的事迹留在了始族人的记忆里。留在了始族人的传说中。关于三皇,大约是古人从传说中总结出来的。
社会的运动由积累的生产和积累的消耗二个环节组成。没有积累的生产,消耗失去了来源,社会不能存在。没有消耗,积累表现为贮藏。这样看来,社会的运动即是能量的运动。如果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