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能。对知识的渴求很快席卷了全中国,缩小了人们社会地位和文化的差距。随着大学陆续恢复了日常教学、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特别是*把科学技术称为“第一生产力”,人们对于不同出版物的需求也飞速增长。“每个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中国对于信息和知识的渴求很快释放出来。期刊的种类从1978年的区区几百种发展到了2007年的上万种。在改革开放之前,每年出版的书籍只有大约1000种,现在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25万多种。现在,据官方数据统计,中国的出版物数量已经居世界之首,每年的杂志发行量超过了30亿份,书籍更是超过了60亿册。
几年前,漫步于上海最大的书店(一共有7层楼,每一层都有足球场大小)时,我们几乎被一排排书籍与杂志所淹没。各个年龄段的中国人在选购图书,还有许多人干脆坐在台阶或地板上,从他们买不起的书中摘抄。
自力更生
报道中国的人们都来自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背景。大部分记者在报道中国的时候都会参照自己的祖国,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先进或是落后。这样就会带来不同的报道视角。*主席在*十七大上的报告很好地总结了中国当前的现状、目标和面临的问题。报告中强调了继续解放思想、深化经济、文化和政治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大家可以很方便地从互联网上下载这份报告。但是,就像共和党人和*党人对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演讲的理解有所不同一样,胡主席的报告也有一定解读的余地。
要真正读懂这篇报告,透彻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与解读文字一样重要。和其他许多人一样,我们也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认知基础是西方的,自己的观点并一定就是中国人的观点,任何公正的评价都需要尽可能地放在中国这个大背景下做出。不过,我们毕竟来自西方国家,这种背景还是深深影响了我们对于一对中国夫妻的第一印象。
那是在2000年。我们走出上海的酒店,向拐角处走了几步,没想到这几步之遥就仿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距离五星级丽思卡尔顿酒店大约50米的地方有一家小商店。不过,“商店”这个词太抬举它了。它其实就是一个小摊子,后面用红蓝白色相间的防水布搭了一个小帐篷。我们了解到,这个大约4平方米的小帐篷是一对夫妻的家,他们在前面的小摊子向附近的建筑工人售卖快餐和饮料。上海几乎所有街道上都会有正在施工的大厦,因此不乏流动的建筑工人。但是,这种在我们西方人看来糟糕得无法承受的生活条件在这对夫妻眼中已经是一种改善了:他们感觉自己现在的生活比在农村时已经好多了。我们经常去他们那里,在丽思卡尔顿酒店工作人员、我们的好朋友温雪薇的帮助下与他们交谈。她还经常为我们带来有关这对夫妻的消息。
现在你已经无法在那里找到他们了。他们的境况逐步改善,酒店旁边的那个小摊子使他们有能力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后来他们开了另外一个小摊子,不久之后还雇了帮手。他们不用再住在货物边上了,而是搬进了一套简朴的公寓。后来有一天,他们消失了:在另外一个地方开了一家“真正的商店”。
逐渐彰显个性
如果是在30年前,上面的那个故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解放思想”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大门。但是,中国人的自我意识仍然有别于西方人。即他们认为个人生来就是集体中的一份子。他们更多地把自己看作群体中的一部分,而且他们欢迎强势稳当的人领导自己,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有良好业绩,这对谁都有好处。把中国当作一家企业来治理非常契合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中国人在家庭、集体中的权力和自信心都有所提高。
我们的朋友张海花解释说,与中国大部分的思想相同,这也源于中国悠久的农业历史。几千年以来,中国人都居住在田地附近的村庄,他们的生存依赖于彼此的帮助与协作。再加上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一理念被扩展到对国家和政府的忠诚及对师长的遵从。
现在,在农村务农的人口仍占中国总人口的40%。虽然第一项重大改革出现在农村,但是农村也许将成为最后一个彻底实现思想解放的地方。
忘记自己历史的西方国家
中国开始现代化进程要比西方国家晚一百多年。现在,西方国家往往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来衡量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发展。但中国人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现状的。他们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条件感到欢欣鼓舞,对于未来也是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