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团山村因建于一个小山包上而得名。团山原是彝族村寨,村人大多姓张。他们的始祖张福在明洪武年间因贸易需要,从原籍江西迁至建水,后又因喜爱团山山川毓秀,再次移居到这里。现在村庄面积16公顷,房屋面积近5万平方米,大多是建于清末的汉族民居,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几十座,代表性的建筑包括张家花园、将年弟、司马弟、皇恩府、秀才府、大乘寺、张家宗祠、锁翠楼等。
古朴的建筑
现在团山村共有200多户人家,近千口人,依然保留着东、南、北三座寨门,村子的街道也是用大青石板铺成的。各户人家的大门都是主人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大多采用高高挑起的斗拱飞檐。团山民居的布局和装饰与江南民居近似,建筑都坐西朝东、背阴向阳。每座房屋都以天井为核心,青砖作山墙的山尖、勒脚、墙裙,白灰粉饰外墙,屋面为青瓦。大门多在立体建筑一侧,经过宽窄不一的过道通往主体院落。团山村代表性的建筑——张家花园,是张氏后人张汉庭于清光绪年间修建的私宅,最能反映这种风格。
团山村现存的古民居,多是清末到民国初年建成的。他们采用典型的中原汉族传统建筑设计,并巧妙地吸收了彝族土掌房的建筑特色,由此形成了布局灵活、外雅内秀的风格。在这些民居中,有很多是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及纵横组合连接成的建筑院落,其中最常见的样式为“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等。建筑物大多有木雕彩绘装饰大门,雕梁画栋,并在四壁上布置书画,甚至在壁板的后椽头上还装饰着精美的字画。据统计:团山村的诗词楹联有5000多副,其中一座楼的天花板上就有上百幅彩绘书画。此外,建筑物中沿天井的内界面也有精美的木雕,还有石雕、砖雕及彩绘,均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简繁得体。在梁棹窗棂间的精细木雕中,工匠采取不同的雕凿方法,将穿漏和浮雕相结合,使木雕人物、动物、植物都栩栩如生。
2005年6月21日,云南建水县团山村因很好地保存了19世纪中国建筑的风貌,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批准为2006年世界100个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对象之一,并于当年获得了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称号。
八、云南第一个历史文化
名村——郑营
郑营村位于云南*城西10公里的宝秀镇赤瑞湖边,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它有着“云南第一村”的美称。村子面积为2平方公里,村内居住着汉、彝、傣、哈尼等族的居民。
郑营村在明洪武年间叫普胜村,是一个彝族聚居的村子。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侯兰玉、沐英等人,统率30多万大军出征云南。当时军中有一个叫郑太武的人,随军驻扎在蒙自。到了他的儿子郑从顺时,一家人从蒙自迁到了石屏,并选择山青水秀的普胜村定居。不久,人丁兴旺的郑从顺将普胜村改名为“郑营”。这时云南已经平定,镇守云南的沐英向明太祖朱元璋建议,移中原的大姓到云南居住,各族居民被迫迁往元江、西双版纳等地。于是,郑营又有武姓、陈姓、李姓等汉人迁入,郑、武、陈三大姓还在村内建起本族的宗祠,使得郑营变成多姓汉人聚居的大村落。
第三章 历史印痕(7)
过去的郑营村好像一个完整的小城,四周筑有围墙,南北开有城门并筑有坚固的炮台,东西各建有一道栅子门。现今围墙、炮台已不存在,只保留着东西走向的青石板路。现在,郑营村东西长近千米,南北宽约400米,村中保留下来的青石板路把村子分成上下两半。村内有三街九巷,它们多以姓氏和地理环境命名。其中三街为南巷后街、北巷前街、村中正街;九巷是陈家巷、张家巷、西陈家巷、马家巷、李家巷、深巷、余家巷、里沟上巷、马沟上巷。
郑营村现有400多座四合院,保存完整的有近30幢。这些民居建筑很有特色,大多为土木结构、坐北朝南、青瓦铺顶的双层楼房四合院。民居的屋顶为硬山顶式,屋脊笔直,左右山尖向上翘起,左边的略高于右边的,取风水学中的“左青龙,右*,青龙压*”之意。村中著名的建筑有陈氏宗祠、郑氏宗祠等。
陈氏宗祠建造于1925年,坐南朝北,占地1200多平方米,通面宽24米,总进深52米。祠门为三开间瓦顶、砖石结构牌坊,门框用砖石拱卷。匾联用青石阴刻镶嵌在砖壁上,明间门额上有长宽约1米的4块石匾,上面阴刻着“陈姓宗祠”4字。匾下有郑营人、光绪时进士、曾任黎元洪总统秘书的陈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