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1/4 页)
哟竽瓿醵��迹�子衙遣趴�蓟ハ喟菽辏�遄永镌蚪�写蚋杌疃��
五、佤族竹竿舞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是他们最喜爱的舞蹈之一。过去,村子里的老人死后,大家为了纪念他才跳这种舞蹈,现在它已成为一种大众娱乐性的舞蹈。
佤族人跳竹竿舞时,多选择在晒谷场或山坡上的一块平地进行。在平地上平行放两根竹竿,相距6米左右,竿上横放着很多根竹竿。打竹竿的4人一排,分别站在两端,相对跪坐,每人双手各持一根竹的顶端。然后,持竿者手中的竹竿开始分合击拍,与地面的两根竹竿相互叩打,竹竿一开一合、一上一下,有节奏地发出碰击声。
跳舞者随着竹竿有规律、有节奏地一开一合,用单脚或双脚在竹竿之间灵巧地跳动。当一对竹竿分开时,他们在竹竿的空隙中左挎右跳、转身腾挪,时而双腿跳,时而单腿跳,时而侧身跳,时而腾跃跳。有的跳舞者还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的形态,做出很多活泼欢快的动作。有的跳舞者不熟练,常常会被竹竿夹住脚,这时持竿者就会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倒,故意捉弄并取笑他。
六、佤族拉木鼓节
欢度木鼓节的场景
佤历“格瑞月”(公历12月)是佤族举行集体性拉木鼓的时节。在节日的前一天,村寨的头人和魔巴(祭司)会带着村里的一些人在晚上赶到事先选好的红毛树下。这些人要集体举行一个小的祭祀仪式,然后魔巴挥斧在树上砍几下,其他人再连夜把树砍倒,捡几块石头放在树桩上,意思是给树鬼的买树钱。人们再把树按照所需木鼓的尺寸截断,并凿出鼓耳,系上藤条。
在佤族习俗中,木鼓是至高无上的通天神器,也是村寨里所有人赖以生存的保护神,佤族人非常敬畏它。佤族曾经盛行猎动物头祭木鼓的习俗,他们猎取到虎、豹、野牛等大型动物后,要首先祭木鼓,祈求木鼓保佑山寨平安、避灾祛难、禽畜兴旺、谷物丰收。在拉木鼓节这天清晨,全村寨的男女老少很早就穿上民族盛装,不约而同地上山去拉木鼓。拉木鼓时,魔巴右手举树枝,领唱古老的“拉木鼓”歌,指挥众人协调动作,把木鼓拉回村寨。拉木鼓的人一边拉,一边歌舞,其他人则在木鼓经过的地面撒拨水酒,并为他们呐喊助威或送酒送饭。拉木鼓的这一天,男女要共同参加,同拉互挤在一起,据说这还是一个谈恋爱的好时机。人们一边拉,一边用歌舞逗趣,一直闹到寨门外。
木鼓的毛坯被拉到寨门后,要先在外面停放两三天,然后魔巴杀鸡祭祀,再把它拉到木鼓房边的场地上,让木匠师傅精细制作。木鼓做好后,魔巴要先试敲,若感觉满意了,人们才把它抬到木鼓房。大家合着激昂的鼓点,跳起粗犷的木鼓舞,集体狂欢。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六章 普米族文化(1)
普米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北高原的兰坪老君山和宁蒗的牦牛山麓,与汉、白、纳西、藏等民族交错杂居。过去,普米族有“西番”、“巴苴”、“普英米”、“培米”等称呼,后统称为普米族。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现在,普米族地区大都通用汉文。普米族崇拜祖先和自然,信仰多神,节日有大过年、大十五、尝新节等。
一、山岳生态文化
普米族是古代羌人的后裔,其祖先最早居住在长江源头的青海玉树地区,曾创造出辉煌的游牧文化。随着人口的增加,普米族的祖先迁徙到四川甘孜、阿坝和凉山一带,后来又迁徙到金沙江的宁蒗、永胜和丽江。宋末元初时,甘孜中部、凉山南部以及滇西北的部分普米族人陆续向南迁徙,并最终定居于兰坪境内。
这时,兰坪境内的白银冶炼和矿石开采业十分发达,兰坪已是滇西北的经济枢纽。大规模的矿业开发,就需要大量的运输马匹。普米族主要从事农耕和畜牧业生产,他们在畜牧交易过程中,不但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还认识到如何珍惜和利用草原及其他生物资源,而这一切就是普米族“山岳生态文化”(人与自然间长期和谐共处)形成的基本原因。普米族生活的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生物群落,不但为他们提供高效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条件,还为他们带来创造经济收入的资源。比如这里有价格昂贵的茯苓、虫草、贝母、天麻等药用植物,还有珍贵的羊肚菌、松茸、木耳、香茹等菌类,这些都强化了他们“山岳生态文化”的意识。
普米族“山岳生态文化”的形成不单有经济方面的原因,还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