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硝烟起(第1/2 页)
好一阵慷慨激昂的话语后,帝王坚定表示:“贼兵入寇之日,朕将亲上战场与诸君同在。” “皇爷不可!” 于谦大惊,连忙阻止:“皇爷万金之躯,岂可轻易涉险?” 朱祁钰只笑:“贼兵入寇中原,犯我边境,杀我百姓。屠戮我官军大臣,挟持我至亲兄长。而今更重兵前来,意图颠覆我大明国祚。” “当此国难之时,朕自该拿起刀剑与众将士一起奋勇拼杀。便是一寸河山一寸血,也要护大明无忧,护亲长子女无恙。” “我大明无汉之和亲,唐之结盟,宋之岁币。只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句朝堂之上曾经感动了无数主战派们的豪言也让众将热血沸腾,人群中也不知谁先附和了句。 接着震天的呐喊就陡然响起,声震九霄:“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与此同时,皇爷要亲上战场与诸将共同杀敌的消息也长了翅膀般传遍京城。 热血沸腾之间,官军百姓的信心都足了不少。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就是为了天下万民,祖宗江山,宁可死也不后退的意思呗? 这可比投敌、给敌军引路的某太上皇强出十万八千里去! 你说啥? 那带路的是上皇身边太监喜宁,并非上皇? 呵呵。 那闺阁小姐家的大丫头若是跟谁有私,小姐都不清白了。同样的道理,身边太监都给敌军引路了,上皇本身还干净得了? 啧。 他但凡有今上三分骨气,早就一死以谢祖宗了。哪能跟面旗似的,从宣府扛到大同再到紫荆关、良乡、京城地跑了两个来回啊? 当然这等要命的话,就算借官军百姓们八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直说。 但私下里也不免将现任和曾经的皇爷细细比对,越比越觉得还是现在这位皇爷好。 对此,朱祁钰自然喜闻乐见。 至于梦里那上皇作书三封,遣袁斌来奉太后、他跟文武百官。通报敌情,命固守城池什么的? 嗐! 那不是大侄子即位后命人修英宗实录,本着子不言父过的原则,特意命人往亲爹脸上贴金的吗? 到底也先再怎么顾忌大明,对朱祁镇礼遇有加。也不可能在两军交战之际,任由他大咧咧给敌军传送情报,通报军情啊。 可他高兴,文武百官就高兴不起来了。 他们急得像火上房,反复劝谏,不肯让帝王轻易涉险。就怕一个不小心,这才新鲜出炉的皇爷就做了上皇第二。 朱祁钰摆手:“朕意已决,众卿不必多言。圣母皇太后之所以命朕火线登基,就是为让朕扛起大明江山,与天下臣民共进退。” “比起这些无用劝慰,朕更愿听汝等对战事上的真知灼见。” 有好法子就说,没有憋着。 吏科给事中姚夔出列,直接打了个比方。说京城好比腹心,辽东有如手足。如今精锐兵士都在辽东,而徒守一隅则如舍负心而护手足。 简直不知道个轻重缓急。 贼兵的意图在京城,而不在辽东啊! “爱卿的意思是?” 姚夔跪下:“微臣斗胆,请皇爷下旨。让辽东总兵都督等量存兵士,其余精兵都交给参加等官率着入关应援。” “还有宣府守备杨洪,今贼兵已入京城,徒守孤城于事何益?” 梦中这人的提议中还有居庸关。 主打一个反正贼兵已经入了京城,大伙也该分出个轻重缓急来。辽东、宣府、居庸关等处留个基本的防御也就完了。 剩下的精兵通通驰援京城,大家里应外合,争取给也先包个饺子。 现在也先变了路子,居庸失守,紫荆关外还有阿剌知院的三万兵。他不提,朱祁钰自然也不会再撤居庸守兵。 只着宣府兵两万、辽东兵三万入援,其中杨洪所带的两万宣府兵直接驻守居庸关。 打好了让也先这次溃败,连十之二三败兵都带不回去的算盘。 此外,为防贼兵如梦里般劫掠城外百姓。 朱祁钰还专门命开城门,将城外百姓都暂时收入京中。为此百姓感恩戴德,不少青壮主动拿起棍棒要协助守城。 如此上下一心间,自然士气大振。 而土木之变大败明军,也先士气高涨。随即明军虽在紫荆关增兵,但没挡住瓦剌铁骑。 由着他率人杀进又杀出。 历来京城屏障,一直以重兵把守的居庸关也被他闯了过来。 几次三番间,就让他有了明军也不过如此的想法。 直接列阵西直门外,将他的好肉盾朱祁镇车驾安排在了德胜门。 是。 前头石亨趁夜带兵出击,他仓促撤离间把大驾给落下了。但是不要紧,上皇陛下当初风光亲征,一应御用之物全着呢。 车驾外还有龙帐,还有龙旗、龙袍之属。再给另外安排个车,把龙帐往上裹一裹。 穿着龙袍的朱祁镇亮亮相。 上皇在此,谁敢造次? 答:于谦! 秉持社稷为重,君为轻理念的于大人直接下令无需顾忌。 言下之意,竟是宁可轰死太上皇,也绝不让贼兵借着他为掩护冲进京师,颠覆大明国祚。 对此,龙椅上的君王沉默许久,眼中清泪点点。 最后还是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