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叫帅哥抽出一条破毛毯摊在地上,对黑脸说:
“你中午就在外间晒太阳吧。”
黑脸受宠若惊,尽管赤身裸体也不忘为新娘堆起笑容。新娘伸展双臂,向帅哥和独眼做了个回去睡觉的动作。这意味着没人监视的烂眼洗澡是象征性的,用不着洗“全场”;气候已经变暖,中午裹着毛毯晒太阳也不失为一件惬意事。
第66节:九号房(66)
新娘请小如过目了,再把钱掖进内袋。
九爷梳完头,闭眼嗅嗅头梳上的气味。“非常温馨,”九爷请小如闻他的头梳,“像一缕来自故乡的消息,真叫人着迷哪。”
小如模仿九爷的样子,闭起眼睛抽抽鼻冀。“一股发油味而已,”小如直言,“真让人作呕。”
“我不怪你。”九爷收好头梳说,“不能品味生活的人,都是不幸的人。”
“我不想品味这里的生活,只想尽早从帮主的嘴里获得父亲蒙冤的真相,又苦于没有办法。”
九爷说:“有信心就有办法。”
“这样的局面怎么会有信心?”
“你要怎么样才会有信心稳住局面哪,年轻人?”
“至少得有一笔钱买烟买肉,拴住几个人的心。”
“一笔钱?”九爷问,“你说的一笔是多大笔呢?”
“当然越多越好。”小如说,“有个两三百就更理想了。”
“两三百怎么够开支?”九爷报了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差点把小如震晕了。九爷说:“我给你弄到三千块。”
()
九爷起草了这么一则启事:
草句先生:
你答应给的东西,我都没得到。现在,我迁回老家九号来了,真是度日如年。我的邻居岳西剑先生还记得吗,请务必在见报后一周内托四千块现金给他,以抵你的债务。一周内见不到钱,我只好公开我们的协议了。
你最忠实的战友
小如仔细研读了几遍,有的地方他看明白了,比如“草句”就是“苟”、“老家九号”就是“九号房”;“你答应给的东西”、“你的债务”、“我们的协议”都是指王苟对帮主在看守所的优待承诺。有的地方小如看不明白,比如“岳西剑先生”是谁呢?
“岳西就是西岳,西岳就是华山,所以,岳西剑就是华山剑。”九爷说。
小如认为:“重要的是,王苟会就犯吗?”
九爷扯过启事,放在鼻子底下深深地嗅一嗅,好像上面有王苟的气息,眼神变得迷离:
“如果,王苟不就犯,说明什么?说明闵所长不是他杀的;说明我是个蠢货。那么,将动摇我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动摇我对真理的追求;动摇我的信仰。”
九爷仰起头,眯起眼睛,将启事盖在脸上,以接近自言自语地低调说:“四千块,将买来我的信心。”
从鼻息吹动纸张的频率看,九爷心潮澎湃。
“如何确保王苟能读到这则启事呢?”小如说出了最后的担忧。
九爷揭开脸上的启事时已是笑容满面,这种笑容因过于唐突而陌生,说出来的话却让小如茅塞顿开:“从报纸说要追踪报道的那天起,王苟每天都认真阅读《海源日报》法制版。”
小鸟又来送开水了,九爷将折好的启事扔在倒完开水的空勺里,同时把话挑明了:“在两三天内,将启事刊登在《海源日报》法制版上,广告费约二百元你先垫付。启事刊出一周之后,我给你五百元的报酬。”
“这事难办,我不一定有机会去报社,登启事可能要身份证,我没有。”小鸟的空勺停在空中,不肯收回去。
九爷重重地推出空勺,把小鸟的退路给堵死了:“我交办的事,就是非办不可的事。”
启事比小如想象的更快见报了,但比想象的更不起眼,拇指大的一小块,排在法制版的小栏目“履约寻租”的最后。
九爷不动声色地剪下这一小片报纸,放在手心让小如过目,然后夹在笔记本。小如感觉像是自己的一个秘密被收藏了,心里有些不安:“接下来我们该干什么?”
“做就等于不做,不做就等于做。”九爷九指交叉叠在胸前,脸上现出某种悲悯。
在兴奋的期待中,时光显得短促而匆忙,九号房井然有序。小如不再讲让自己吃尽苦头的什么伦理道德,而是转为现实生活中无法操作的玄学,当然,对象几乎只剩九爷孤家寡人。小如很满足,并在漫长的交谈中领悟,为什么中国玄学盛行而道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