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 页)
等到李洵的船一靠岸,苏青川就迎接上来了。(独家)
李洵顺着船夫搭好的板子上了岸,看见苏青川,拱手道:“苏先生辛苦了。”
苏青川赶紧回礼,“李老爷这番来到京城,合家团聚,倒也值得恭喜啊!”
这时候,张氏也在韩嬷嬷的搀扶下来到了岸上。李欢在板子上来回跑,就是不肯到对面去,他这一跑,将板子占住了,其他人想过去也是不能够的了,后面的霍姨娘见状,赶紧说:“欢儿,你先上岸,以后什么时候玩不可以啊!”李欢听了,才顺从的跑到岸上,后面的李纪和李伊水才能够通过水板上岸。
等众人都上了岸,李洵已经和苏青川带着小子们和脚夫去后面的那艘船上卸行李去了。
苏青川指挥小子将李洵带来的行李装上雇来的马车,现行运回家里去。
行李装到车上后,李洵苏青川和张氏开始上马车准备进城,张氏见过京城的繁华,回头特意叮嘱李欢等人,“今天主要是搬家,马车在城里是不会停的,就算是你们在街上看到什么热闹,也不许下去玩。既然已经到了京城,以后的时间是大把大把的,什么样的热闹不能够看?”说完,张氏还特意叮嘱了霍姨娘几句,让她看好李欢,省得他一个不留意就自己溜下马车,到时候人生地不熟的,想找他都没地方找去。(独家)
霍姨娘连忙答应,并在上马车的时候和李欢李纪李伊水等几个孩子上了同一辆马车。
一路上。李汶水李沉水和李欢挑开窗帘看街上地情景。就连李纪也被吸引地不停地往外面看。
不一会儿。李伊水看见了一处耍杂技地。一个小女孩将十几个盘子耍地围着她团团转。周围地人传来阵阵喝彩声。
李欢也被这喝彩声吸引住了。向霍姨娘应求让自己下去看看。霍姨娘想到张氏地叮嘱。便紧紧拉住李欢。
“等到了家。再让一个熟悉京城地人带你出来逛。听话!”(独家)
“就让前面指路地那个小子带着我嘛。娘。我就看一下。看完马上回家。有那个小子带着我。根本不会丢了我地。而且。他不是也知道家里地路吗。就算是我回来找不到你们地马车。他也能够带着我回家地。”
李欢所说地小子。是苏青川带到码头地李家仆人。苏青川害怕他们万一走散了。就在雇地马车上。一辆车上安排了一个仆人。这样地话。就算是车队走散了。马车上地小子还能告诉车夫他们家是在哪儿地。以便车夫将他们安全准确地送回家。
果然,李汶水一听李欢这般说,立刻竖眉,“你怎么这么自私呢?光考虑自己,那个家人是苏青川安排来给我们这辆马车指路的,并不是给你一人安排的。”
“你们跟着前面的那辆车,难道还能走散?要是这样的话,那这家车夫也太差了。”李欢不服气的说。
“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京城里的马车有多少?”李汶水立刻回嘴。
“我不知道,难道你就知道?”李欢毫不客气,李汶水同样也没有去过京城,凭什么来教训他。
“姐姐,你也少说两句吧。”开口的是李沉水。
李汶水瞅了一眼旁边的霍姨娘,终于坐了下来,不再开口说话。(独家)
霍姨娘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紧紧的攥住李欢的手,李欢挣脱不了,只好放弃下车。
马车行驶的越来越慢了,终于渐渐停下来,李纪撩开车帘往外一看,前面排成了长长的一个长龙,这些都是进城门的,由于前面的车辆人群移动的较慢,李纪他们只有慢慢等待。
在李纪他们这辆马车等待的过程,不停的有人在插队。车夫和前面坐的家人熟视无睹。
李伊水见了奇怪,没有想到这古代排队的时候也流行插队啊,如果是那些步行的人借着马车之间的缝隙加塞进去也就罢了,但是很明显,加塞的人里面还有马车。
由于排队的人多,加上加塞的,等到李伊水的这辆马车近来城门,确实已经和其他的马车走散了。李伊水她们见状佩服苏青川先生安排的周到,李欢也不叫嚷着下车看热闹了,乖乖的呆在马车上。
京城里人来人往,繁华异常,李欢目不暇接,早就将刚才的那玩杂技的抛到了脑后。
马车不急不慌的行驶着,周围不断的有骑马的人从马车旁边疾驰过。
李欢看见那些人骑的大马,也好奇的不行。
马车转进一条小巷,很快将刚才的热闹抛下了。李欢撇着嘴坐到了座位上。“怎么大哥买的宅子这么偏僻?”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