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家里,盼望着混上两年后,让东家帮忙推荐,放到哪处做个小官,没有考上的,家境良好的都是在家继续苦读三年,以期下一次科举考试一举夺魁,只能从剩下落榜又家境清贫中找了。
吕先生还必须分清楚之所以落榜是因为偶尔失利,还是本身不学无术,误人子弟之流,因此,这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李纪知道吕先生要走,这些日子,李纪却振奋起来,又开始认真读书,并向吕先生请教了很多,把握师徒相处的最后的机会。
最后,同时落榜的苏青川接下了李府这个西席职务。
苏青川家虽非豪富,也属于家有余资的,原本并不想靠教书挣钱的,只是听吕先生夸口赞扬他那个徒弟李纪而心生好奇。
“你说的李纪可是那个李卫的弟弟?”苏青川问道。
吕先生略微尴尬的点点头,说:“他们虽说是兄弟,但是性情却截然不同,李卫不爱读书,李纪却是视书如命,也很有潜力,如果不是我马上要离开,还真想一直教他。”
苏青川一下子来了兴致,:“他念书念的怎么样?八股学了那几股了?平时做文章都怎样?”
吕先生随想为徒弟再找一个西席,原来并没有想到苏青川身上,毕竟苏青川家境富裕,向来也养尊处优的,此刻见苏青川来了兴致,不由心中一动。便顺着苏青川的话题将李纪的情况详细的介绍了一番,边说边观察苏青川的神情。
苏青川听吕先生说完,不由感慨:“没有想到一个父亲生的亲兄弟竟然性情差别如此之大。”
吕先生趁机说:“李纪是一个好苗子,就这么耽搁了也太可惜了,李家虽然只是一个商贾之家,但是他们家对于读书的重视在我所见到的人里面还真的很难有人比得上的。其实在李家做西席不错,如果我这次没有考上的话,我还会把这个西席一直做下去的。”
苏青川心中一动:“那你走了,李纪的学习怎么办?”
吕先生故意叹了一口气:“这也是我现在发愁的,多好的苗子啊——”
苏青川来了兴致:“你跟李家说说,等你走后我来教这个李纪。放心吧,我不会误人子弟的。”
吕先生心中千肯万肯,但表面上仍迟疑了一下,才答应帮苏青川去说说。
吕先生北上的日子终于定了下来,李洵不但将吕先生的束修算清,还另备了一份礼物和百两白银为盘缠给吕先生。
吕先生临走前,犹豫了一下,终于将李洵单独叫到一旁,将那把焦尾琴的典故和价值给李洵详细说明,嘱托他好生珍藏。才携妻子儿子乘舟北上。
在码头送别吕先生时苏青川见到了自己的弟子李纪,看着李纪红红的眼睛,与吕先生依依不舍的表情,在远处看,苏青川对自己的这个弟子还算满意,十二三岁的大半孩子,却是重情重义。苏青川原本想考问李纪学问的心思息了下来,以后有的是时间,苏青川安慰自己。
质地精良红木雕床,上佳苏绣红色罗帐……
伊水窝在床上不肯起来,想到来到清朝已经一年有余了,伊水终于开始总结自己这段日子的经历。
经常在起点上看穿越小说,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众多穿越人士中的一位,还是清穿女。
也曾经有雄心壮志,想到搞几个小发明是不在话下的,刚刚发明了一个硬笔,却被郝帐房以用惯了毛笔,硬笔不顺手,而浇了一盆冷水。
想到了一个砸核桃的夹子,却因为成本太高而不能上市,还是李卫想到自己加工的法子。
想出中牛痘的方法,却被告知这种方法早就有,只是朝廷的忌讳而没有传播开来。
伊水痛苦的呻吟了一下,用被子蒙住头,虽然自己不是什么发明家,可是为什么剽窃别人的创意也这么难?
汽车、飞机之类的倒是没有人发明,可是关键是伊水也不会啊!
伊水悲哀又无奈的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无论是在上辈子还是这辈子。
既然是普通人,那就开始干普通人要做的事情吧,伊水决定起来去汶水房间里找秦秋雨学刺绣,谁让这个时代的女子不会刺绣要招人笑话的。
哪知到了汶水的房间却被告知秦秋雨不在。
伊水惊讶的问起来,不一会儿,汶水的快嘴就将秦秋雨的事情全都告诉了李伊水。
那个李华是哥哥李卫的小厮,也是管家李福的小儿子,伊水是见过的,知道跟哥哥的脾气有些相像,这也许是物以类聚吧,也知道以后他会接管他爹的位置成为李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