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小伙;一个专家出身,一个来自草莽;一个做太阳能电池终端,一个做太阳能上游原料。
施正荣与彭小峰,不仅令太阳成为了造富机器,还给人类社会带来一次能源革命。他们分别是2006年和2007年胡润能源富豪榜的首富。在2007年百富榜上,二人分别居第25名和第6名,财富为200亿元、400亿元。
。。
科学家的角色转变
“10年后超过比尔·盖茨的全球巨富热门人物将是中国企业家施正荣。”
这是通用电气高管罗琳·波尔森于2008年6月访问韩国时,对《朝鲜日报》记者讲的一句话。
施正荣出生于江苏扬中农村,1983年,20岁的施正荣从长春理工大学毕业后,进入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他被公派至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深造。
期间施正荣偶然间敲开了国际太阳能电池研究权威马丁·格林教授的办公室大门。当时教授说不再招学生,施正荣软磨硬泡:“我并不是找一个全职的工作,只是想找一个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因为当时中国的公派学生至少在国内是中等以上,教授就答应下来。施正荣从此开始了拜师学艺的过程,与太阳能结下缘分。
手拿16项太阳能专利技术、头项第一个解决“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世界级难题的桂冠,29岁的施正荣获得太阳能科学博士学位时,可谓事业有成。他留校作了3年研究员,1995年筹建太平洋太阳能研究中心,任执行技术董事。
2000年,施正荣写了一份太阳能项目的商业计划书,抛给了江苏无锡一位政府官员。
未曾料到,无锡政府对他的项目非常重视,很快邀请他到无锡演讲。3个多小时的抛砖引玉,得到的是无锡政府盛情邀请他入驻无锡高新技术园区;施正荣同意了。
2001年初,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成立。无锡小天鹅集团、山禾制药、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当地企业呼应政府号召,投下600万美元,施正荣则以4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参股。
科学家出身的施正荣此时面临着向企业家角色的艰难转型。一年后,600万美元购买设备的资金全部花光,跟随他的创业团队几乎要*了。直到2003年底,尚德才逐渐有了起色,次年走入正规。
2004年开始,尚德被几大投资基金看中,施正荣开始考虑起募资事宜。但由于尚德的大股东是国企,基金们怕有政策风险。关键时刻,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表态支持施正荣的计划,这使得国资于2005年上半年顺利退出——获得的回报率约15倍,高盛、英联、龙科、法国Natexis、西班牙普凯等投行的基金进入。
2005年12月15日,尚德太阳能在纽交所上市,施正荣修成正果;次年8月,他被纽交所聘任为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成为30位纽交所国际顾问中唯一的中国大陆顾问。
在2006年的胡润能源榜上,施正荣以155亿元的身价排在首位;不久后他荣膺“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7年尚德公司总产能超过500兆瓦,产量超过300兆瓦,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名列世界光伏行业第二。施正荣的野心更大,他的目标是到2012年,即尚德10岁的时候,产业链锤炼成熟,产能达到5000兆瓦,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
草莽英雄的能源梦
相比施正荣的科学家出身,彭小峰身上的草根气息更浓一些。但他成为能源首富的速度要快于施正荣。
1993年,彭小峰18岁,这时的他是江西吉安外贸进出口公司一名业务员,两年后被提拔为业务科长。彭小峰身上有一种江西人的特质——精明但略显木讷。他不时不善言辞,但每次参加广交会,却拼命找机会主动与外商交流。
1997年,彭小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创业。他选择了江苏苏州,初期做的是他熟悉的劳保用品,靠老客户获得订单,此后不久,彭小峰在香港注册了流星实业公司,转而以港资身份在苏州投资,后来涉足的行业有手套、服装、眼镜、电动工具、反光材料等。
生意越做越大的彭小峰,有一天突然很疲倦,一来激情逐渐消退,二来感觉自己摸到了天花板。2000年,他考取了北大EMBA,两年后读完出来,“感觉视野不一样了。”
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欧洲客户向彭小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