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2/4 页)
孟古青端着茶盏,从容的抿了一口,暗衬着太后的心思道:“无功不受禄,臣妾以为,甚是不妥,只是皇上……。”
宫中的风言风语,她不是没听说,太后前来,想必也和那些个风言风语的脱不了干系。
看一个人,便是看眼睛。太后的不比皇帝那般阅历轻,自然是看得很很明白。如今的静妃,早已不是初时那个心无城府的静妃了。
太后叹息道:“朝中的大臣怎么说的,哀家想你也知晓。”
孟古青低声道:“臣妾知晓。”
“你素来是懂事的孩子,并非哀家不容你坐那贵妃之位。”太后这话说得很是愧疚。
孟古青诺声应道:“臣妾明白,臣妾必定会和皇上说的。”
太后欣慰笑道:“真是懂事。”
对于太后,孟古青再不愿相信,她的孩子,胎死腹中,便是由太后主使,麝香佛珠………。她初时,还以为太后当真待她好,可太后的眼里,哪里有她这侄女,有的只是家族的荣耀罢了。一旦威胁了江山,她也断断不会手软。
表面上是答应了太后,可说与不说便是她的事了,即便是说,也不过是随口提提罢了。现下宫中谣言四起,皆道她不守妇道,与人私奔,皇上竟能谅解,也不知她给皇上下了什么迷药。甚至有说她比青楼里的妓女还不如,什么难听便说什么。
能将话说得这样难听的,除了董鄂云婉,她再不能想到旁人。若是太后不容她,也不会用这样卑劣的手段,譬如太后害死自己的亲孙子,手段何等高明。
紫禁城内外闹得风风雨雨的,皇帝压力也着实的不小,但即便如此,他依旧决意晋孟古青为贵妃。
思来想去,若六宫大封,旁人便无话可说。
六月初静妃晋静贵妃,宝册金印,与皇贵妃共同执掌六宫,摄六宫事。册封礼极为繁复。
再次着上那明黄的凤袍,孟古青心中感慨万千,王室宗亲皆进宫恭贺。浓艳的妆容使得女子更是风姿,花盆底鞋踏过暗红的氍毹,女子端正朝着皇帝走去,皇贵妃今日亦是盛装,一派端庄的坐在皇帝身旁,各宫妃嫔皆按着位分坐着。
今日的天气很好,苍穹一片碧蓝,就如子衿身上的衣裳一般。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此刻瞧来,更是壮观。
此刻,每走一步,孟古青心中就多一份沉痛,两旁的太监甩着鞭子驱邪,鞭子的声音很是响亮,走过长长的氍毹,孟古青才朝着皇帝行礼:“臣妾叩见皇上。”
皇帝笑容满面的将孟古青扶起,朝吴良辅道:“宣”
吴良辅面露喜色,细着嗓音道:“谕,朕奉圣母皇太后懿旨。静妃诞生望族,秉柔而成性,佐治后宫,孝敬性成,温恭素著。著晋封贵妃。以彰淑德。如嫔、端贵人、贞贵人、宁贵人、钮祜禄贵人、穆克图贵人。奉侍宫闱,慎勤婉顺。如嫔著晋为妃。端贵人、贞贵人,宁贵人、钮祜禄贵人、穆克图贵人著晋封为嫔。钮祜禄贵人赐号丽,穆克图贵人赐号安。杨福晋著晋封贵人。以昭恩眷。钦此。特此传谕。该礼部应行典礼。察例具奏。”
吴良辅宣读完后,各宫妃嫔皆跪地呼:“臣妾谢皇上隆恩。”
皇帝笑容满面道:“都起来罢。”
董鄂云婉的脸色不大好看,她在紫禁城内外传谣言中伤静妃,不想,皇帝却用了这样的法子来晋封静妃。六宫大封,丝毫不显偏心。可宫中已有了皇贵妃,何须她一个贵妃来执掌后宫。董鄂云婉觉福临这样做便是打了她的脸,她与皇帝青梅竹马,可皇帝却为个贱人这样不给她颜面,甚至多次为了这么个狐媚子责骂于她。虽是不高兴,可她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
晋封贵妃,翊坤宫内外自然又是翻新,皇帝也赏赐了不少布匹珠宝的。孟古青着明黄的凤袍,浓妆艳抹,金灿灿的护甲上镶着红蓝宝石,凤冠束髻,富贵却不失典雅。
就连她平日里用的轿辇,也是明黄的,象征着皇权的颜色。走在长长的宫巷里很是惹眼。
如今她为贵妃,每日前来请安的妃嫔也多了些,不受宠的格格们,她也记不得模样,只觉翊坤宫比以往热闹了些,但却再不是她所欢喜的那般热闹。
孟古青含笑看着灵犀,温和道:“灵犀,过些时日,你便要出嫁了,本宫知你不爱钱财,但往后上下打点,还是用得着的。皇上赏赐了本宫不少珠宝,本宫也用不着那么多。倒不如给你,往后,你会用上的。”
灵犀的眼中泛着泪光,过些时日,她便要离去了,往后与孟古青见面的时候便少了。她如此泪光盈盈的缘故,更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