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日月悬空和日月凌空一样吗 > 第155章 情诗

第155章 情诗(第3/5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下之主、万乘之尊,端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金灿灿的龙椅上,每日接受着满朝文武大臣们山呼海啸般的朝拜以及黎民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敬仰。然而,在那张看似刚毅冷峻的帝王面容之下,实则深藏着一颗柔软且多情的心弦,就如同那春日里绽放的娇艳花朵一般,轻易便会被这滚滚红尘中的缕缕情丝所紧紧缠绕住。

于朝堂之上,他头戴皇冠、身着龙袍,不怒自威,尽显一代明君的风范。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权衡各种利益关系,并妥善处理关乎江山社稷的军国大事;可当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那脂粉飘香的后宫时,那颗原本紧绷着的心弦瞬间变得松弛下来,而在他心灵深处始终有那么一个小小的角落,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一般,独属于那位名叫武照的女子。

只可惜啊!这座看似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宫廷内部,其局势却是异常复杂诡谲。皇后王氏出身名门望族,举止端庄优雅、仪态万千,她身后更是有着强大无比的关陇集团作为坚实后盾予以全力支持;而那萧淑妃则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将李治迷得神魂颠倒,同样也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众拥趸。各方势力之间的眼线相互交错纵横,编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因此,每当李治想要偷偷溜去感业寺探望心心念念的武照时,都不得不谨小慎微、步步惊心,甚至连呼吸都不敢太过用力,唯恐一不小心就触碰到了那些隐匿在黑暗角落里的极其敏感脆弱的神经末梢,从而在朝堂之上以及后宫之内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狂风巨浪。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武照满怀期待地等候着,而李治则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当中。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仿佛时间都被拉长了一般。

某一天,李治在忙碌地处理完堆积如山的朝政事务之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独自静静地坐在宽敞肃穆的御书房里。他微微抬起头,凝视着窗外那随风摇曳的宫墙柳,思绪却早已飘向远方。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武照的身影——她的聪颖机智令人折服,面对困难时展现出的果敢决断更是让人心生敬佩。尤其是当她含情脉脉地望向自己的时候,那双美丽动人的眼眸中所流露出的深情厚意,犹如一道炽热的火焰,瞬间点燃了李治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此刻,李治再也无法抑制住对武照日益增长的思念之情,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痛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一个万全之策,将心爱的女子重新接回到自己身边。可是,这件事情想要顺利达成所愿,又谈何容易?

在那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众多大臣们对于先皇遗孀回宫这样敏感的问题必然会存在诸多争议和反对之声。他们恪守礼教传统,认为此举有违伦理纲常,势必会据理力争,坚决阻止这一行为的发生。

而在深宫内苑之中,身为六宫之首的皇后以及备受宠爱的萧淑妃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她们深知武照一旦回宫,必将成为自己在争宠道路上最为强劲的对手。因此,无论是出于维护自身地位还是扞卫既得利益的考虑,她们绝对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接受这个潜在威胁进入宫廷。

李治坐在书房之中,眉头微皱,眼神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他深知此次行动必须慎之又慎,绝不能走漏半点风声。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轻轻唤来一名心腹太监。这名太监乃是跟随他多年的心腹之人,办事极为可靠。

“小李子,朕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办。”李治压低声音说道。

那名被称为小李子的心腹太监赶忙跪地叩头:“陛下请吩咐,奴才定当竭尽全力!”

李治微微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函递给他:“你且带上此信,秘密前往感业寺,务必亲手交到武照手中。告诉她朕的心意,并叮嘱她一定要耐心等待时机,切不可轻举妄动。”

小李子接过密函,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然后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

与此同时,李治在朝堂之上也开始了他的布局。每当大臣们议论朝政之时,他总会有意无意地提及感业寺的修缮事宜。表面上看,这只是对一座寺庙的关心,但实际上却是在为武照回宫营造舆论氛围。

而此时身处感业寺的武照,在接到李治的消息后,心情犹如波涛汹涌一般难以平静。她知道,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一步走错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因此,她在寺中行事愈发小心谨慎起来。

平日里,除了每日的诵经礼佛之外,她还刻意与那些有见识的尼姑交好。闲暇之余,与她们谈论佛法哲理,展现出自己深厚的佛学造诣。不仅如此,对于前来上香拜佛的香客,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一人:开局飞雷神,妖孽小师叔网王之未来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