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2/4 页)
是英莲,因了幼时颠沛流离,也知道些稼穑之苦,写出的句子里带了些真实的悲苦。
待到品评之时,迎春只道甄姑娘的文字太过愁苦,不是大家之作,倒是林姑娘的有圣朝气象,另有薛姑娘的中正平和,史姑娘和三妹妹的也有出彩的句子。众人皆服气,唯有探春心中有些腹诽,却也知二姐姐说的不错。
其后众人一道用饭毕,在秋阳下闲聊。史湘云这几日在林府过得也很是舒心,她本就是个笑闹由心的,又兼她不似迎春探春那样总被拘在府里,史侯夫人为了彰显自己对待孤儿的体恤,时常带她各处夫人小聚,自然有些闲谈传到她的耳中。湘云看着黛玉的神情,笑道:“林姐姐怎么回了自己家了,还这么心神不宁的样子?莫不是有什么心事?”
众姐妹联诗作乐,黛玉心中方才能放下心事,待到静了下来,心事渐渐爬上心头,并没仔细去听旁人的话,还是英莲道:“林姑娘能有什么心事?”
湘云眼神转了转,道:“前儿我听小婶娘说,明年太上皇的圣寿过了,内廷必是要选秀的,襄王已经行了冠礼了,只怕圣上有意为襄王选妃呢。”却是京中的确有选秀的传言,如今徒行之的几个弟弟除了徒七都已成婚,他的几个儿子年纪还小,选秀除了为徒行之充实后宫,顺道为襄王选妃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听了湘云的话,迎春一向不理会这种传言,探春年纪还小,倒是宝钗在一旁有些思绪。只是宝钗从哥哥薛蟠那里得了告诫,知道襄王自幼养育于林府,自知轮不到自己,也就不放在心里。
黛玉听了,却冷哼一声,只道:“那与我又有何干?”
史湘云还待多说几句,薛宝钗已经指着院子里的几盆菊花,道:“我看这菊花这么好,不若下一次我们就以菊花入诗,可好?”迎春和英莲、探春皆都附和,到底把话岔开了。
晚间黛玉回了房,她本就有心事,平日里这些传言也递不到她耳中,这一日流言被史湘云说了出来,心中只恨徒七怎么就到了选妃的年纪了?又一时想着我们并无什么,不过小时候的一点情分罢了,怎么就让我这么牵肠挂肚的,他自有他的富贵,又于我何干?却是越想越难过,不免滴下泪来,在床上辗转至三更也不曾入睡。
偏第二日上,贾环赶着过来献宝,只道是见了北静王,得了圣上所赐的手串。黛玉夜里没有睡好已有些想偏,竟想到都是三哥要选秀闹的,一时收不住口,到把贾环吓住了。
贾环那里纵然被旁人百般嘲讽轻贱,林姐姐这里却是从无重话的,这时听了黛玉的话,一下子红了眼。他见黛玉不接手串,唯恐自己哭出来,一扭头跑了。
黛玉见吓到了贾环,深悔失言,又自责不该委过于人,在后边连连喊了几声,到底由两个嬷嬷把贾环又带了回来。黛玉见了贾环眼圈红红,脸上已有泪痕,心下更是痛惜,连忙拿出绢子来,为贾环拂去眼泪,又是道歉又是温言安慰,又道那珠串既然是王爷所赐,你便好好收着,不能随意送人的。贾环毕竟年纪小,他平素又将林姐姐视为天人一般,得了黛玉的安慰,见林姐姐为了不小心拿自己出气而道歉不止,心里更是想着贾府里那些拿他出气的人来,竟是眼泪止也止不住。黛玉不知贾环并不怪罪她,见贾环哭泣不止,心里更是难过,言语劝不住,也跟着哭了起来。她一哭,反把贾环的泪止住了。两人到底姐姐弟弟地互相安慰一气,珠串究竟让贾环自己拿回去了。
待过了几日,贾府那里秦可卿的丧事料理完毕,迎春她们自得回贾府去,黛玉却因身子添了病症,林忆便将几个女孩都送回贾府,只留黛玉在林府养好病再去外家。英莲那里百般不舍,可她没什么理由,也只好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黛玉这里送走了英莲,刚回了房,徒七这日被徒行之叫到禁宫里,只道扬州那边有信来,父皇和林叔已经准备妥当,这就出发来京城了。徒七正高兴林叔既然上京,林妹妹必能早日回家了,又被徒行之打趣,只道快要选秀,问他要不要王妃。
徒七想也不想,直接跪倒,只道:“臣弟求娶之人皇兄必然知道。”
徒行之只笑道:“你不说我怎知道?”
徒七红了脸,却坚决道:“臣弟求娶巡盐御史林海之女。”
徒行之见徒七认真起来,也收了笑脸,正色道:“这件事情你和我说没用,我是做不得主的。”
徒七急了也忘了称呼,只道:“我和父亲说过,可父亲只让我再等几年……”
徒行之道:“是了,父皇说的没错,林妹妹年纪还小,再过几年也无妨。至于这次选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