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暗流涌动下的希望之光(第1/2 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在边境局势愈发紧张的阴影下,苏瑶和太子的生活被忙碌填得满满当当。苏瑶一边要兼顾医馆事务,培养学徒,为百姓和士兵提供医疗支持;一边又要协助太子,从医馆这个特殊的信息枢纽收集可能存在的情报,丝毫不敢松懈。
这日清晨,苏瑶像往常一样来到医馆。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她加快脚步走进去,只见一群士兵正围在医馆中央,为首的是一个年轻的将领,满脸焦急。
“苏姑娘,可算把您盼来了!”将领看到苏瑶,连忙迎上前。“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苏瑶问道。将领皱着眉头说:“我们在边境巡逻时,遭遇了一伙不明身份的人袭击,有几个兄弟受了重伤,这附近就您的医馆医术最好,求您救救他们!”
苏瑶闻言,立刻说道:“快把伤者抬进来!”她迅速组织学徒们准备好救治所需的药材和工具。不一会儿,几个重伤的士兵被抬了进来,伤口血迹斑斑,有的甚至还残留着箭头。
苏瑶和学徒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救治中。她亲自为伤势最重的士兵处理伤口,小心翼翼地取出箭头,清洗、消毒、缝合,每一个步骤都做得一丝不苟。经过几个时辰的努力,士兵们的伤势终于稳定下来。
将领感激地看着苏瑶:“苏姑娘,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这些兄弟可就危险了。”苏瑶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微笑着说:“这是我们医者的职责。只是,你们在边境遇到的那些不明身份的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将领摇了摇头:“我们也不清楚,他们蒙着脸,身手敏捷,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山贼。而且他们似乎对我们的巡逻路线很熟悉,像是有备而来。”苏瑶心中一沉,她隐隐感觉到,这背后或许与邻国的阴谋有关。
送走将领后,苏瑶陷入了沉思。她决定让心腹继续深入调查此事,看看能否找到更多线索。与此同时,她也开始为士兵们准备更多的药品和简易的医疗器具,以便他们在战场上能够及时自救。
另一边,太子在朝堂上也在为应对邻国的威胁而努力。他与大臣们商议着如何加强边境防御,如何调配粮草和兵力。然而,朝堂上并非所有人都一心为国,仍有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在暗中捣乱。
一日,太子在朝堂上提出增加边境守军的建议,却遭到了一位大臣的反对。“太子殿下,如今国库空虚,增加守军势必会加重百姓的负担。臣以为,此时应与邻国求和,避免战争。”大臣说道。
太子皱了皱眉头:“李大人,邻国狼子野心,表面求和,暗中却在囤积兵力。此时求和,无疑是示弱,只会让他们更加嚣张。我们必须加强防御,才能保百姓平安。”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发表意见,朝堂上争论不休。太子心中明白,这位李大人很可能与那些暗中勾结外敌的势力有关,他提出求和,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配合邻国的阴谋。
散朝后,太子回到太子府,将朝堂上的事情告诉了苏瑶。苏瑶听后,沉思片刻说:“看来,我们不仅要应对外部的敌人,还要警惕内部的隐患。不如我们从李大人入手,调查他是否真的与邻国勾结。”
太子点了点头:“我已经派人去暗中调查了,只是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苏瑶想了想,说:“或许我可以利用医馆的身份,接触一下李大人身边的人,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太子有些担心:“瑶儿,这太危险了,我不能让你冒险。”苏瑶握住太子的手:“放心吧,我会小心的。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也为了我们的未来,我愿意一试。”
几天后,苏瑶打听到李大人的夫人身体不适,一直在寻找良医。苏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她准备好自己研制的一些珍贵的药材和药丸,以医者的身份前往李府。
李夫人见到苏瑶后,有些怀疑:“你就是那个有名的苏姑娘?我这病找了很多大夫都治不好,你真的能治好吗?”苏瑶微笑着说:“夫人放心,民女虽不敢保证一定能治好,但定会竭尽全力。还请夫人让民女为您把把脉。”
李夫人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了手。苏瑶为她仔细把脉,发现她的病症主要是肝郁气滞,再加上长期的忧虑,导致身体虚弱。苏瑶开了一副疏肝理气、调养身体的药方,并将自己带来的药丸交给李夫人,告诉她如何服用。
在诊治的过程中,苏瑶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李府的情况。她发现李府的下人之间似乎都很谨慎,言语不多,而且对一些问题总是遮遮掩掩。这更加深了她的怀疑。
离开李府后,苏瑶没有立刻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