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 > 第78章 李斯的烦恼

第78章 李斯的烦恼(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穿越三国做将军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小马:编写之眷大周九皇子龙珠之赛亚人贝吉塔人在奥特,开局获得地球意志馈赠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斩神:诸神代理人,开局定海神针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修真者穿越蓝星之后无敌了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盛世大唐,从杀穿玄武门开始!龙魂枪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李斯对张苍说,“现在的朝廷,它和以前不一样了啊!”这话是李斯的心声。

胡亥登基之后,除了效法先皇做了一次出游,剩下的时间大多都是在深宫里。胡亥既不召开朝会,也不处理如山的文件,谁都不知道他在宫里到底胡混些什么。自己这个左丞相,甚至都看不到皇帝。

自从沙丘之变以后,除掉扶苏和蒙氏兄弟,算是除掉了自己继续坐在相位上的隐患,自己就放松下来,按照职位来说,自己在整个大秦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本以为拥立之功能带来滔天权势,但是胡亥这个皇帝根本藏在深宫不出来,丞相的权利说到底还是要靠皇帝的许可才能行使,这皇帝都看不见,丞相的权利就大打折扣。

一起参与矫诏的赵高和胡亥,都是沙丘之变的受益者。赵高从中车府令升任中郎将,掌管了宫内大小事务和皇城防务,权力比之前只大不小,胡亥从一个排名末尾的皇子变成了当今天子。只有自己,矫诏前是丞相,矫诏后仍然是丞相,职务没有提高,权力还因为皇帝不理政事而削弱,想一想这矫诏拥戴胡亥,自己到底拥戴了个什么?

而咸阳市上,渐渐已经有传闻,说胡亥得位不正,说传位诏书是假的,说是自己勾结胡亥赵高伪造了先帝的诏书。朝臣们看自己的目光都不一样了,好像自己是个谋朝篡位的大奸臣一样,篡位的是胡亥、盖章的是赵高,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未来史书上会如何记载自己?

这天下板荡,泗水郡的这场大乱波及了大半个中原。三川郡也陷入战火之中,自己的长子李由,是自己家族的希望。如果再过些年,李由积累军功,从地方调入中枢,李斯家族就有可能成为继王翦家族、蒙骜家族之后的又一个勋臣大家族,家族繁盛指日可期。但是现在李由被困在三川郡,真让人揪心。

好在章邯的刑徒军解了三川郡之围。章邯这个少府令,还有他那二十万刑徒军居然还有这一手。若是李由能统管这支军队,那积累的战功不得了啊!不过想到自己家传是儒法两门的学术,和王翦蒙骜他们兵家的传承不同,本就不是以战功见长,也就放下了这个念头,李家子孙,还是要靠儒法立业。

但是这皇帝总是藏在深宫,帝国这么多事儿,还需要皇帝的诏令执行啊。

李斯展开手中的一份书简,这是李由发来的密信。

泗水郡作乱,天下动荡,中原其实也只有李由一个人守住了郡城,在数十万乱军围困之下组织了有效防御。对比天下郡县的守官,李由其实做的不错。但相比后来的章邯,就逊色太多。而章邯解救了三川郡之围、突进陈郡的时候,却横生枝节,认为李由身为郡守,不能平叛,怀疑李由和贼寇暗自勾结。于是并没有进入荥阳城和李由见面,而是不断派手下前往荥阳进行各种盘查,从粮食储备、军械数量清点到人员盘问,隐隐竟指向李由通敌。

李斯扔下这份书简,骂了一声娘。

章邯一个小小的少府,旧日面对自己的时候也要战战兢兢,这一旦放出去领兵,居然就敢横生事端,莫非真应了那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想干什么?他是冲着李由去的吗?他是冲着我李斯来的!

不过眼下章邯统帅20万大军,身在泗水郡,兵锋大盛,这个时候朝中重臣们还要看章邯的脸色行事。自己也不便在这个时候给章邯穿小鞋。

整个一天,李斯的心神都不安宁,下午时分,宫里使者来了,带着赵高的谕令:

“李由守三川郡,数月不能出兵克敌,是否有通敌之嫌,着左相李斯上书自辩。”

看到这份谕令,李斯勃然变色,这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荥阳和咸阳千里之遥,李斯当然不可能确知自己的儿子在过去几个月里每一天都做了些什么。但是自己的儿子不曾投敌,这一点李斯敢打包票。

如果投敌,李由就不会死守荥阳,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坚持了三个月之久,最后活活耗死吴广。

张楚所过之处,各个郡县要么败,要么降敌。甚至泗水郡以南以东的一些郡县,县令郡守在动荡之时,不思勤王,不守郡县,居然干出了拥兵自立的勾当。相比这些郡守县令,李由是当今大秦郡县官长中一等一的忠臣。叛臣不去质疑、不去征讨,却拿这个死守荥阳三个月的李由做文章,真是让人齿冷。

但是李斯也知道二世皇帝的心结在哪里。

二世皇帝登基就诛杀了自己几乎所有的兄弟姐妹,其实还是有漏网的。李由的妻子就是二世皇帝的胞姐。

始皇帝那么多儿子女儿

目录
快穿攻略:男神撩不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