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了这几门课程的考试的。考试成绩一下来,把自己吓了一跳:《唐宋诗词鉴赏》、《中国文化概论》、《应用现代汉语》分别考了60分、70分,60分,两门课程险些没有过关。
最令自己狼狈不堪的还不是外语考试,是2006年3月论文答辩居然败下阵来。真是“不败则已,败则一败涂地”,这种花费高的考试自己竟然没有考过。自己虽然发表过小诗小文,但毕竟不熟悉论文的写作,而且这方面学得也很不到位。2006年3月下旬答辩结束后,自己怀着失落的心情坐在回家的火车上。从知道自己答辩不及格那天起,连着几个月在一觉醒来的时候,都突然想起“论文”,一种难以言说的惆怅挥之不去。外语考不过去算不了什么,因为它太难了,论文答辩大多数人都能一次通过。当年9月份我再一次赴哈师大成教院,答辩的论文仍然是《祥子的悲剧及其意义》,这次总算通过了这门实践课的考试。
2006年11月下旬,三十五岁的我终于领取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证书,这是我六七年业余时间刻苦努力的结晶。我虽然没有继续考公务员,但从不后悔为学习中文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我诚实地去学,去考,去领取没有水分的学历。我还应该感谢撰写教材和负责考务的每一位老师。对我来说,这一段学习时光是美好的,也是令自己终生难忘的。
乡村的婚礼
乡村的婚礼
王平
父母结婚是在三十八年前,正是*时期的1970年。具体情形我无从知晓,但我后来听母亲说,那时父亲是用马车接的母亲。我出生的时候,一家三口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而是借住在亲戚家里。
老舅结婚大概是在二十五年前,那时我已经十多岁了,记忆中的那天是很热闹的一天。老舅接媳妇儿的车用的是大队的“五十五”拖拉机。那时老舅没有穿西装扎领带,老舅母也没有穿婚纱,不过在我的眼中他们两人都很漂亮。姥姥的土房是“两屋一厨”构造:两间睡觉屋隔一层墙,厨房直通风门,也是连接两间卧室的走廊。老舅和老舅母的新房就设在临近风门的那一间,另一间则是姥姥的卧室兼全家的客厅。典礼是在姥姥家院儿里举行的,由现在的村支书,当时的电影放映员当的司仪,仪式挺简单的。那天的酒席当然是很丰盛的,乡亲们平时很少吃鱼吃肉,自然吃得有滋有味儿。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我就长到了自己该娶媳妇儿的年龄。我结婚那年是1994年,那时农村同龄人结婚都有新砖房,新娘子还陪送大摩托。新郎穿西装,新娘穿婚纱已成习俗。21英寸的日本东芝电视机,一台四千多块钱,是那时的时兴选择。我虽然在镇里工作,可婚礼完全按照农村的套路举行。除房子是单位分的公房外,别的与年轻的农民没有什么区别。我的“临时新房”占用了父母家的大屋和客厅,被褥、家具、电器摆满了两个屋子。接媳妇儿时用了十多台轿车。那时岳母给的改口钱红包里装了一百零一元钱,取“百里挑一”之意。我的婚礼司仪是从市里请来的,典礼就在父母家的小院儿举行,亲朋好友们围了一大圈儿。录像师给我们录了像,司仪的说辞也挺逗的。单位领导讲了话,父亲和妻子的姨夫代表双方家长也讲了话,真的是挺有喜庆气氛的。
后来我又干上了业余婚礼司仪,主要为农村的新人们主持婚礼。农村结婚典礼有的仍在自家的小院儿里举行,有的选择在镇里的饭店举行,有的甚至还把城里的乐队请来助兴。新人的房子装修得又宽敞又漂亮,塑钢窗、地面瓷砖儿,象楼房一样整洁美观。屋里摆着时兴的家具、家庭影院,有的甚至还有液晶平面显示器的电脑,屋外陪送的大摩托就更不必说了。接亲的彩车和城里的一样漂亮,农村典礼时还保留着为婆母戴花儿,给公公点烟这两个“节目”。这样公婆都得为儿媳准备红包儿,有的红包儿里装的是“千里挑一”一千零一元钱。这些小弟弟、小妹妹们的婚礼那才叫有现代人的品位,一个字:酷!
乡村的婚礼是迷人的,她让人看出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红红火火的让人陶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立即抢救
立即抢救
王平
2008年8月19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小朱(化名)和老马(化名)都在医生值班室输液。我们卫生院条件有限,就值班室有一台电视机,这两位熟人想欣赏直播的奥运会节目,因此就享受了在值班室静脉输液的“待遇”。
大概9点多钟的时候,小朱突然叫住路过值班室的院长,说自己胸口憋、头晕。他当时正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