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占领该岛和建立轰炸机、战斗机机场体系——一个也没有达到。岛上缺乏弹药、粮袜和医药设备,官兵们筋疲力尽,士气低落,部队因战斗伤亡和丛林疾病而大幅度减员。塔克洛班和杜拉格附近机场跑道被雨水泡得极其松软,又时时遭受日本飞机的轰炸,致使修复、扩建机场的工程进展得十分困难而缓慢。有时来自哈尔西第3舰队的舰载机执行战斗任务后,因油料不够不能返回航母,只好在塔克洛班和杜拉格机场紧急着陆。但湿滑、多坑和短短的跑道往往使这些飞机遇受噩运。不少飞机在跑道上碰撞、翻滚,折断翅膀,燃起熊熊大火。
麦克阿瑟必须改变莱特岛作战的被动局面。由于莱特岛之战的胜利遥遥无期,原先打算进攻吕宋岛的行动一再被推迟,这不仅影响到西南太平洋战区的作战计划,也将影响整个太平洋战区的下一步行动。但一个多月以来,他无论用多么严厉的话语催逼克鲁格,他的部下们仍无法加快进攻速度。所以,麦克阿瑟决心把新的生力军——第7师调上来,令其在莱特岛的西海岸奥尔莫克港附近登陆,从敌人背后发动进攻,切断日军与这个补给港口和供应基地的联系,以配合克鲁格指挥的第10军、第24军的正面进攻。
。 想看书来
激战莱特岛(9)
这一招果真灵验。
12月7日,是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纪念日。美军第7师出其不意地在奥尔莫克湾的伊皮尔登陆,尽管日军飞机突破防空火力击沉了两艘驱逐舰,登陆部队却在抢滩登陆过程中意外的顺利,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3天后,美军坦克开进了奥尔莫克港区。莱特岛上的日军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境地。
山下奉文听到这个消息后呆立了许久,最终决定停止普劳恩方向的作战,命令第16师和第26师向后180度大转弯,退往奥尔莫克地区,听任冲入机场的空降兵以及第16师和第26师的先头部队被美军坦克部队分割包围,最后被猛烈的炮火全部消灭。但匆匆赶到奥尔莫克地区的日军并没有挡住美军的进攻势头。
12月21日,在奥尔莫克湾登陆的美军第7师与正面攻击的美军第10军部队会合。遭到前后夹击的日军残部不得不退到莱特岛北部的山地里,分成许多小股部队继续负隅顽抗。
大本营鉴于大势已去,第4航空军的战斗力也几近枯竭,遂放弃了莱特决战计划。
但是,日军并没有放弃这个海岛,仍然想尽各种办法把棉兰老岛第30师的两个步兵营、吕宋岛第8师的三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送到了这里。
在圣诞节那天,麦克阿瑟发表了一份特别公告,宣布“莱特岛已经光复,剩下的只是些清除残敌的扫尾工作”。之后,他把这项“扫尾工作”交给了新组建的第8集团军司令艾克尔伯格。
事实证明,这项“扫尾工作”名实极不相符。艾克尔伯格率领的美国第8集团军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发了疯似的日军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拼死抵抗,将岛上的作战一直拖到1945年春天;躲在山里的几万名日军中只有不到1000人乘小船逃跑,800多人被俘,其余的人不是战死、病死,就是饿死在这座狭长的小岛上了。
难怪艾克尔伯格会在一次作战会议上愤愤不平不地说:“扫尾?妈的,我们足足杀了万名日本兵。”
在整个莱特岛作战中,美军共伤亡万人,其中阵亡3500人。
据说,日本新任首相小矶国昭对莱特岛战役十分看重。战役开始时,他甚至高呼“莱特岛之战是日美之战的天王山!”天王山的典故来自一次日本的古代战役。当时羽柴秀吉与明智光秀率领的两军在山崎交战,能不能占领天王山成为战场胜负的关键。小矶把菲律宾战役比成日美之战的天王山,自然是打算把一切力量投入进去,与美军决一死战。所以当他后来听说大本营决定停止莱特决战,顿时勃然大怒,气哼哼地对陆军总参谋长说:“怎么搞的?退了一百步!从莱特转到吕宋,根本没有进行决战?”在公开场合,他却只能无可奈何地自我掩饰,说“天王山之战已由莱特岛转移到吕宋岛”。难怪人们在背地里嘲笑说:“日本没有败,只是天王山转移了。”
。 想看书来
孤注一掷(1)
1944年10月21日,当麦克阿瑟指挥部队爬上莱特岛的海滩,正在向日军盘踞的塔克洛班和杜拉格艰难挺进的时候,在位于文莱湾的日本联合舰队第2舰队旗舰“爱宕”号上,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壮行”酒会。
酒会的主持人是日本联合舰队第2舰队(第1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